云书屋
云书屋 > 驸马传 > 第110章 武将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章 武将呢

  驸马传

看苏轼如此郑重的行礼,李二与司马光俱是不解,王安石却是微微一笑:“子瞻端的是好细致,竟然也看出来了。 ”


“獾郎与苏胡子打的甚么哑谜?到底在说甚?”司马光箸夹了腊肉,却不入口,询问二人。


苏轼手指亭东:“老二郎见不到的么?看那菊花……”


东侧半畦的金菊开的已败,枝头全无一朵,花瓣掉落满地,直如地面铺金一般。


司马光惊道:“原来这菊花真的便是落瓣的,前番獾郎的《咏菊》也不曾差过。 我府上的菊花开的正艳,你这菊花已败,却是为何?”


王安石微微一笑:“这菊花与别个不同,是子瞻当年为黄州团练之时送与我的,此种菊花为黄州特有之物,确实是落瓣之菊,子瞻在黄州时日不少,怎就不知?”


苏轼脸色微微一红:“王师兄教训的是,轼在黄州也曾吟风赏花,实实的不曾留意,真个是孟浪了,诗词之严,造句之谨,轼不及兄呐!”


王安石道:“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终究是把玩之物,不必太过上心。 纵是寻章摘句白首穷经,作得锦绣文章又有何用?于社稷何益?于黎民何益?当年诗仙之文哪一句不是气势磅礴?对于江山社稷却无大用,对于黎民百姓更无益处。 若天下才子能尽将胸中才气用于国计民生,岂不比吟风弄花的无病呻吟要强上百千倍?”


一般情况下。 凡是王安石赞成地司马光都是反对,凡是王安石反对的,其必然是力挺。 唯独对于王“为国出力”的观点司马光是大加赞赏:“獾郎每多谬论,也就这话说到老夫的心坎里了,当浮一大白。 ”


李二自然知道王安石这话里话外的是在说自己,希望自己能够为朝廷出力。


王安石不顾万千人反对力行变法之事,是为国家是为黎民;司马光千般阻挠。 不惜变好友为仇敌,亦是为国家为黎民。 和这些胸怀山川的大人物比起来。 李二的心境实在是不如,经王安石这么一说,李二亦是惭愧地紧。


“两位大人教训的是,李二愿为朝廷贡献绵薄。 ”李二对二人施礼,虽然这次来汴梁地最终目的是私人原因,终究也是为朝廷出力,尤其是二人的气度胸怀实在叫人佩服。


李二更加的倾向于王安石。 司马光也是知道的,却不以为意,因为司马光心里清楚李二此次来汴梁绝对不可能参与到变法之中。


“李公子有此等心思便是好的,年青一辈想的多是功名利禄,难得公子还是挂怀社稷黎民,来,来,来。 我等畅饮。 ”


司马光拍开那泥封地坛子,不由得瞪大了眼珠:“王獾郎,你搞的这是甚名堂?这坛子里竟然真的是水,坛底还有沙子哩,速速把美酒取将出来……”


“我说是水,你个司马二郎只是不肯信。 如今相信了吧。 ”王安石取笑着命人取来酒浆于众人。


李二奇怪的问道:“大人为何将水封存在之坛子里?有甚么讲究不成?”


“獾郎聪明绝顶,自有他的讲究。 ”司马光迳自斟一盏酒满饮而下。


王安石将那坛中水倒出,置于红泥小炉上煮了:“二郎说的不错,这水便是治我那绝顶之症的。 老夫幼年灯窗苦读,不仅视力模糊,且染成一症,顶梁头发不住的拖落,这几年尤甚……”


李二早就看出王安石拖发,脑袋已经呈现“地方包围中央”地趋势,想来是用脑过度所至。 聪明的脑袋从来都是不长草的。


“太医院说是痰火之症。 药石难以除根,需用阳羡茶方可根治。 刚好春里荆溪进贡阳羡新茶。 老夫就从圣上那里讨要了些来,饮用几月却不见效果。 太医院说这茶要用瞿塘中峡水烹服才有药效。 那瞿塘远在川蜀,往来不便,只得作罢。 前番子瞻回蜀省亲(历史上是奔丧),便托他捎带些瞿塘中峡之水来作药引。 ”


苏轼轻轻一笑:“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待炉上水二沸之时,王安石取了阳羡茶便烹煮,却见那水中气泡连结,茶叶翻腾,王安石也是饮茶的高手,问苏轼道:“子瞻这水可是取自瞿塘中峡?我看怎么不象是中峡之水?”


苏轼道:“实不相瞒,那瞿塘峡一带两崖对峙,中贯一江,真个是水如瀑布,舟似箭发,我睡了一夜,那船儿已过瞿塘峡。 本欲回舟取水,奈何江流湍急,逆水行舟实在艰难,况且那舟子说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上中下峡之水,是一般模样,不分好歹,这才在下峡取的水。 王兄怎就看的出不是中峡之水?”


“我虽不曾到过三峡,却知峡水之性,《水经补注》云:上峡水性急,下峡缓,惟中峡缓急相半。 太医院官乃是明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药。 此水烹阳羡茶,上峡色浓,下峡色淡,中峡浓淡之间。 你看这茶色半晌不见,自然是出自下峡。 ”


“实不知有如此讲究,”苏轼起身谢罪。


“子瞻为人旷达,又是急赶路程,难免疏略,算不得什么。 ”司马光笑眯眯说道:“今日早朝圣上曾言要调用些官员地,子瞻大有可能是要升迁的。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