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影帝重回十八岁 > 213、全面上映!
字体:      护眼 关灯

213、全面上映!

  影帝重回十八岁

这场小型的见面会,最后以所有观众心满意足而结束,当然,肯定有些意犹未尽,但却是超出期望的满意。


随后,又有不少人再次钻进影院买票,准备看第二遍,或者第三遍。


而去的晚的人,根本连票都买不到了,只能期待明天全面上映。


经济发展、文化差异和家庭观念的不同,让华夏人看起来平淡,或者只能说不难看的电影,却让无数霓虹人感动。


其实霓虹国的亲情文化跟华夏相近,跟欧美相悖,但到了现在,无数年轻人享受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可当他们父母老了之后,又想要欧美那种疏远,不愿意承担赡养的责任。


不仅如此,他们还自诩这是进步,是自由——你们为什么不能像欧美老人那样,老了不麻烦儿女,而是去旅游,去住养老院?


可他们根本没想过,钱都拿来支援你们了,哪儿来的钱去做这些?


因为很多人生活中这种情感缺失,未来越来越多的啃老族,这时候已经有了征兆。


而对老人的疏离,早在五十年代的时候,那部大受欢迎的《江户物语》就有了深刻的揭露——


住在乡村的平山夫妇年龄大了,开始感到孤独,于是他们前往首都江户,探望已经成家立室的儿女。


当他们兴致勃勃地抵达后,却受到颇为冷淡的招待: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因生活的重压而相当忙碌,无暇招呼两老,因此建议他们去热海渡假,表面上是让他们有个松弛和游览的机会,实际上却是希望摆脱他们。


只有年轻守寡的儿媳纪子,对他们比较关怀和体贴。


但就在两老返回老家不久,儿女们便接到母亲病重的电报。于是他们回去探望病势危殆的母亲,但这时母亲已经无法辨认他们。


在葬礼之后,儿女们又匆匆忙忙地赶着回江户,只有儿媳纪子多留数天,陪伴暮年丧偶的公公。


纪子承认守寡对她而言是相当困难的事,老人便劝她改嫁。然后,平山老先生孤独地守在屋里,渡过他将要孤苦伶仃的最后时光。


这部电影对当时的人们有很大的触动,但人永远是善忘的,尤其是热点过去之后,一切照旧。或者说,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无暇顾及。


其实未来的华夏,也慢慢走上这条路,尤其是乡下,幼无所养的留守儿童、老无所依的孤独老人,而中生代,为了生活只能背井离乡,仅过年才能回去几天,而且即使这几天,也到处应酬聚会。


但现实也无能为力,留在老家的,也只有少数人有出路,就像那句话:“我搬起砖头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又没法养你。”


可能,这就是时代的阵痛。


而现在,霓虹国的人已经越来越感受到这种亲情的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那山那人那狗》才让他们感动,里面的父子情,村民和邮递员之间的融洽,都让他们羡慕。


第二天上午,宁远他们到机场接小说原作者彭建明,毕竟这次有签售会,电影宣传他露面也更好。


因为昨天他有事耽误,所以今天上午才一个人过来,而有东宝公司的提前交代,这次彭建明依然走的vip通道,很顺利就见到了宁远他们。


这是在买版权后,宁远第二次见到他,倒是康健民,因为同是湘省人,跟他颇为熟络。


当时买版权的时候,别说康健民,连彭建明自己都觉得宁远出的价格太高了,尽管没谁嫌挣得钱少,但他是个老实人,对于那个价格还是感到不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