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推背图传奇 > 第三章 难愈之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章 难愈之伤

  推背图传奇

徐至在江水中迷迷糊糊,随波逐流,就像置身于梦里,耳边听到无数声音在轻声呼唤着自己,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有父母的轻声的召唤,也有素英柔情的歌声……,渐渐地徐至失去了知觉,等他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僧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远处不断传来钟磬和木鱼的敲击声,一双大眼睛的秀丽姑娘正端着汤药,焦急地注视着自己。那姑娘正是自己在北固山江边见到的那个采菱藕的光脚少女。那少女看到自己醒过来了,欣喜地叫道:


“爷爷和方丈快来,谢天谢地,他昏迷了一天,总算醒过来了。”


一个白发斑斑的老爷爷和金山寺至善方丈,闻声而来。至善方丈慈眉善目,手持佛珠,念了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然后说道:“小施主,这次多亏了高大爷和小慧,你才捡回一条命来。”


高小慧扶了爷爷,让他在床边坐下,然后柔声问道:“你究竟得罪了什么人,竟然把你打成这样?”


徐至顿时只觉得心急气闷的,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只是默默地流泪,好久了才答道:“谢谢方丈,高爷爷,还有高姑娘的救命大恩!”,说完就要起床向众人躬身行礼,可是浑身酸疼,竟然用不上半点气力。


高爷爷连忙用手拦住,安慰道:“你安心在金山寺养伤,你们年青人身强力壮的,一百天后便能痊愈。”


高小慧突然撅着嘴问道:“对了,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为什么被人打成这样呢?”


徐至见小慧着急的模样,只好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向众人诉说了一遍,大家都陪着流了泪,感慨世道的昏暗,朝廷的腐败,官差的横行。


众人正在说话,忽见一个带发修行的小和尚神色紧张地闯了进来,禀告说:“方丈,大事不好了,现在吴刺史在润州城到处贴了告示,说徐……杀了人,要全城悬赏通缉他!”,说完看了看方丈,又瞧了瞧躺着的徐至,继续说道:“如果有知情不报者,与徐犯同罪。”


方丈沉思了片刻,安慰道:“徐施主,你先安心养伤,其他的事情不必多虑,想来我们金山寺是朝廷赦造的大寺,自本朝太宗皇帝以来,两百年间出了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三藏法师,这些年来一直被视为南方禅教的正宗,没有朝廷的旨意,地方上应该不会骚扰本寺的清净。”


高爷爷和小慧听了方丈的话,都舒了一口气:“阿弥陀佛,希望他能躲过这一劫。”


为了安全起见,方丈和两人商议了,决定将徐至安置在金山寺最隐蔽的白蛇洞内静养身体,金山寺由于《白蛇传》的故事名闻天下,其实在唐代就有这样的传说。传说白娘子为了和杭州的许仙相会,居住的白蛇洞从长江边上的镇江金山寺一直延绵到钱塘江边的杭州西湖,因此白蛇洞应该是金山寺中最深,最隐蔽的所在,另外洞前有一条一丈八尺的白蛇常年盘踞着,也让人不敢轻易靠近,山后却有暗道相通。


方丈为了让更少的僧人知道此事,引来祸端,只安排了身边的那个带发修行的弟子,叫慧风的,负责徐至的饮食起居,而小慧则负责治病药材的购买,为了不引人注意,高爷爷和小慧常常以金山寺厨房要采办谷物蔬菜的名义,将药材偷偷带入寺中。


转眼间,三个月有余,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眼看着徐至的外伤痊愈的差不多了,但是他却仍然不能独立行走,只觉得浑身四肢酸软,提不上气力,就连吃饭拿筷子,也十分吃力。慧风和徐至年龄相仿,几天相处竟然亲密的无话不说,就像亲兄弟一样。慧风见徐至的内伤总是不能恢复,看了十分揪心,又怕多言,寒了徐至的心,只是一味劝慰说:“再过些时日,就能痊愈,徐大哥不用过分担心。”


高小慧只要有空,就会过来看望徐至,也时常带些江鲜和野味过来给徐、慧两人打打牙祭。有一次小慧看到徐至在床上辗转难安,动情地安慰道:“徐大哥义薄云天,为民除害,吉人自有天相,很快就会好转起来的,就是有个万一,小妹也会照顾大哥一辈子的。”,说着说着不由地低下头去,徐至几次看了小慧偷偷转头落泪,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怕是一辈子不能好了,不由的怨声叹气,茶饭不思,越发消瘦了。


金山寺的至善方丈略通医道,他仔细检查了徐至的身体,特别看了四肢和骨骼,以及全身的七筋八脉,他发现徐至体内的关节筋脉尽损,暗自叹道:只有借助针灸活穴的古老偏方,或许还有一线希望,恐怕徐至这一辈都不能恢复如初了。


近来,至善方丈在给徐至针灸治疗的同时,也顺便传授他一些医道、佛法方面的入门知识,希望徐至能够强大信念,静养身心,等待奇迹的出现。


话分两头,再说吴刺史和云飞扬在润州境内秘密寻找残书密卷的下落,他们首先寻访了润州境内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从句容县和金坛县交界的茅山紫阳道观开始,到丹阳县境内的古圣贤季子庙,孙权驻军的麦溪河,一路折向北,过萧梁河的南朝石刻,再到丹徒县的圌山,一路奔波,折腾了数月的光景,竟然一无所获。


云飞扬面对一路的车马劳顿,不免的气愤异常,常常对吴刺史的办事效率和办事风格,横加指责,吴刺史也是将一肚子闷气撒在手下那些办事不利的众差役身上。


正当两位大人垂头丧气之时,有个衙役献策道:“大人怎不记得那茅山的菩萨照远不照近”,“还有‘灯下黑’的典故”,吴刺史打断道:“混帐东西!竟然在大人面前故弄玄虚,把话说明白了!”


那衙役这才解释道:“我们几乎把润州辖县翻了遍,可是润州城内的金山寺,虽然我们上次陪李公公来过,但从来没有仔细搜查过,这岂不是灯下黑吗?”


吴大人道:“这个恐怕比较麻烦,因为金山禅寺是先皇御封,要搜寺恐怕还要再请一道圣旨。”


那个衙役献媚道:“现有云大人代表朝廷办事,难道还不能代表皇上?只要云大人一开金口,我们就可以便宜办事了,还怕了金山寺那群秃驴不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