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皇帝培养手册 > 第1858 汉代察举制度的弊端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58 汉代察举制度的弊端下

  皇帝培养手册

与之相反,那些既需要按时足额缴纳朝廷和地方官府设定的赋税,又要时不时服徭役的普通百姓,却需要承担越来越沉重的各种苛捐杂税。


真可谓是朱门酒肉臭,贫者无立锥之地啊!


如此,想要当好一个良国相,在任上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避免自己治下土地兼并的情况再次发生,或者大量发生。


尽可能多的保存治下自耕农的数量。


其次,常平仓。


常平仓兴起与汉武帝时期,成于汉宣帝时期,可是,到了东汉时期,这样的一个好政策,却又一次沦为了官府和地方本地势力相互勾结,盘剥普通百姓们的工具。


但是,若是一郡太守或者国相将不在于地方势力相互勾结,而且,将常平仓善加利用的话,那么,其治下,即便什么事情都不做,只要不遇到像兴平二年那样波及整个中原地区的特大蝗灾,或者其他非常严重,波及到全境的水旱灾祸的话,两三年之后,该主官便可以借用常平仓来调剂好其境内的粮食价格。


常平仓的原理,无非就是丰年高价收购普通百姓们手中的粮食,欠收或者绝收年,官府低价或者以超低的叫个将常平仓中贮存的粮食反过来卖给普通百姓,助他们不需要逃荒便可以度过灾荒年。


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用对人。


上官好骗,小鬼难缠。


一项好的政策不管其初衷再如何好,但是,若是一个官员用错了人,好政策一旦推行下去,也会立刻变成残民害民的恶政。


这一点,对于像金珏这样新生或者新组建的势力,问题倒不是太大,因为,金珏自己就非常年轻,而他所选拔的人也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固然有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正因为他们的年轻,大部分人身上都为沾染上那些积年老吏身上的恶习陋习。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金珏不仅是在军事方面,在执政方面,所启用的人,除了那些在历史记录上留下名姓的名人之外,剩余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当中也不是没有出现在任上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百姓,草菅人命,甚至于利用其职权直接害人性命的贪官,恶官,但是,正因为他们的年轻,不懂得用太精妙的方法来加以掩饰,很快就被金珏派驻到各地的暗探查明。


只需要偷偷上报到杨沛那里,根本不需要知会金珏,一向都是铁面无私,执法严格的他,自己都依法将之惩办了。


这样的处置,并不是杨沛在独揽大权,而是金珏自己并不想管这样的烂事,实际上,在金珏之下,小到一个县的三主官,都是金珏亲自任命的,人事权一直被金珏牢牢地抓在他自己的手中,因此,不管杨沛依法处置多少人,空出来的官位,去接任的人,依然还是在金珏的掌握之中。


而这个问题,在鲜于凡这里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人,官当得时间长了,难免就会产生惰性,便会在任上有怠政的行为,比方说,将所有政事交给下面的他自己辟除的属官,比如说功曹史。


如果能够有像范滂那样的功曹史,就算是让他做一个隐太守,自己做一个只会然诺的太守,也不是不行,当时,这天下当中,又能有几个像范滂那样的人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