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魔临 > 第三十一章 破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一章 破城!

  魔临

滁郡的郡府所在,是滁州城。


一支治丧的队伍,敲敲打打地正在准备出城。


谁晓得,抬棺木的桩子居然在快要过城门口的时候断裂了,砸伤了两个棺材仔,还有一个棺材仔被活生生地砸死了。


治丧的队伍就这般卡在了城门口。


福王世子同时也是即将继任福王位置的大孝子跪在棺木旁,大哭大喊着,王妃则带着女眷也哭得死去活来。


他们不是哭那位被砸死的棺材仔,哭的,是老福王走得都这般不安详。


城门外,先出城的一拨人,也只能在旁边等着了。


吹唢呐的老肖头坐在官道一侧的空地上,他的徒弟小麻子则主动地帮他鼓捣水烟袋。


这个世界,还没有鸦片诞生,但烟草这类的东西,却早已经在民间流传开来。


瞎子北帮郑凡做的卷烟,只是在工艺和制作方式的创新,实际上,烟草也是现成买来的。


当然了,乾国的上层人士,是不抽烟草的,和五石散比起来,烟草的劲头,真的只是毛毛雨了。


小心翼翼地用火折子帮自己师傅点了烟,老肖头嘬了两口,吐出两口烟,然后干呕了一声,吐出了一大口浓痰。


徒弟小麻子马上帮自家师傅轻轻拍着后背。


老肖头则侧过头,看了一眼城门口那儿的情况,却没有丝毫地不耐烦,而是对徒弟道:


“把你康大爷喊来。”


“好嘞,师傅。”


很快,一个腰间挂着大锣的老头儿走了过来,凑到了老肖头跟前。


老肖头小声道:


“城门那边的岔子,一时半会儿估摸着好不了。”


“那可不,治丧路上,最忌讳出岔子,这遭也是邪了门了,脱架就算了,还砸死了一个人,见了血。


喏,那位大人说是朝廷礼部派来负责治丧的,看他那着急的样儿,估计也不晓得该怎么料理了。”


“我说,老康头,你别光顾着看热闹,跟大家传个话,这时辰呐,肯定得耽搁下去,一时半会儿肯定上不了路。


待会儿弄好重新上路后,叫大家伙都消停点儿,省些力气,上头大人问下来,就说咱耽搁了饭晌,饿着肚皮没力气。


要么,让王府的管事的给咱们赏顿饭,要么,就给咱多赏俩钱儿。”


“得,就听你的,我这就吩咐下去。”


“叫他们放机灵点儿,就说自己肚子饿。”


“我晓得,我晓得。”


可能,在外人看来,这群白事儿先生居然敢敲杠头敲到王府头上去,实在是太过大胆,但他们可是吃白事儿饭长大的,死人见得多了,胆量也就练出来了。


王府又咋滴?


王府就能让人肚子不饿?


老肖头又拿起水烟袋,砸吧了两口。


这时,徒弟小麻子凑到自家师傅身边,小声道:


“师傅,我听说,棺材里的王爷,可没有脑袋哩。”


老肖头眉头一皱,马上拽了一把自己的徒弟,问道:


“谁告你的?”


“花翠儿跟我说的,她娘是王府的嬷嬷,她说王爷的灵柩从北边儿运回府后,她娘去帮忙收敛的,她娘本没有告诉她,但当晚她跟她娘睡一个屋后,她娘晚上梦魇了,喊着王爷的头没了,王爷的头没了…………”


“啪!”


老肖头一巴掌拍在了小麻子的脑袋上,压低了声音骂道:


“这事儿,可千万不准跟别人说去,这是要掉脑袋的!”


小麻子被师傅这凌厉的目光给吓了一跳,马上唯唯诺诺道:


“师傅,我只跟您说了,没跟别人说,没跟别人说。”


“龟孙儿,这件事,给师傅我烂在肚子里!”


“我晓得了师傅,我晓得了师傅。”


老肖头低下头,又抽了两口水烟。


做白事儿的,借着主家出事儿的道口,多蹭顿饭或者多讨些赏钱,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儿。


但有些事儿,就绝不是自己这种小老百姓能去碰的了。


直娘贼,


福王居然回来时没了脑袋!


这位福王,名声其实不怎么好,在滁州城地界,谈到福王,大家伙都会“呵”一声,再顺道比划比划隔壁养的猪到底多肥了年时应该能杀做年猪了云云。


但你硬要说这位福王具体有多坏,还真说不上来。


反正肥头大耳的模样,在老百姓看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的。


前年,有个读书人在福王府门口大骂福王,说了一句话,叫,尔身上之肉,俱为民脂民膏!


小麻子曾问自己民脂民膏是个什么意思,


老肖头其实也不懂,


不过做师傅的,怎么能在徒弟面前漏底儿呢?


就跟他说是猪皮冻。


后来,有个私塾先生他老娘死了,帮他办白事儿时,老肖头特意去问了那位先生“民脂民膏”是什么意思,


那位先生点点头,回了句:


确实很像猪皮冻头。


老肖头把水烟袋递给自家徒弟,伸手,从腰间缠带里摸出一根枯茎,在嘴里一口一口地咬着。


前些日子,福王是出门做了钦差,这福王许是因为长得胖的原因,平日里也不怎么出府门,但那一次,福王出去时,声势还挺大的。


因为那一次滁州城外,来了一群狼土兵。


老肖头还特意带着自家徒弟去瞧过,狼土兵,稀罕啊,早些年,就是这些土兵在咱大乾的西南给造得厉害!


不过,土兵就是土兵,这奇装异服的,看起来跟一群未开化的猴儿似的。


而且一个个都没见过世面,同样的东西,他们买,总要被贵上了四五成,偏偏他们自个儿还喜不自禁。


呵,简直一群土包子。


在那一日,老肖头是看见福王跟着狼土兵一起往北了,因为福王,实在是太好认了,也太明显了。


往北去干嘛的呢?


做白事儿的,有事做时做事,没事做时就聚着侃大山,且三教九流达官贵人,都有接触,毕竟,不管生前富贵与否,总是要死的。


也因此,老肖头听到了一些说法,说是三边的那位杨太尉,有点怕燕狗,福王这次是奉旨以藩王的身份去斥责他的。


可不是嘛,那位杨太尉可是个太监,底下没栾子,他能硬起来么?


对于燕人,老肖头倒是见过不少燕人的商队,早些年,也曾见过不少燕人的读书人过来。


燕人,和自家乾人,长得,也没啥区别。


和燕人干仗会如何,老肖头不知道,据说百年前,曾和燕人干过仗,但毕竟百年过去了,见过打仗的早就不在了。


但据说燕人挺能打的,


这一点老肖头倒是认的,


燕人穷呗,


他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穷横穷横的!


无论是城里头还是在乡下,这些穷横穷横的家伙可是连泼皮无赖都不敢惹的主儿。


但,最好还是别打仗的好。


这是老肖头最朴实的想法,他倒是没想过打仗会死人,自己可能会死,很多人会死,而是因为,这十里八乡的,早就已经在吃着打仗的苦了。


老肖头还好,有一门手艺,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不管咋样,这日子,总还能过下去。


但庄稼汉们的日子本就过得不容易,


前几个月,先是狼土兵和西军依次来过,狼土兵还好,土包子一窝,但那些扯着西腔的贼配军,可没少做强买强卖的事儿,动辄就打人砸摊子,吃饭不给钱,顺一顺东西。


再之后,祖家军来了,祖家军倒是好,秋毫无犯的,走起路来,看得也规整。


但之后,过来的禁军,真是一群畜生啊!


老肖头就纳闷了,按理说,禁军是从上京来的,那可是官家住的地儿,相传上京前头的汴河,还会时不时地飘金箔哩。


但这群禁军,强抢民女,甚至杀人越货的事儿,都干了不少,滁州知府大人主动去找人家军头儿,结果居然被人家军头儿给踹了回去。


能在禁军里头当官儿的,哪家没点儿背景?


祸祸了一阵子后,禁军终于也往北了,大家伙,可算是能稍微喘口气了,但每次兵马过来,地方就得征一遍粮。


往常,庄稼汉们最难熬的是春天,今年倒好,这冬天还没过呢,就已经揭不开锅了。


但人,还是会照样死,死了后,又都是乡里乡亲的,你还得帮忙办事儿,人家给你磕头了,家里没什么物件儿剩下了,你也不好强求什么。


老肖头将嘴里的草屑吐出来,


心里叹了口气,


这年,


不好过喽。


治丧的队伍,一停,就停了大半日,先后来了不少人来劝,又来了好几拨和尚道士。


终于,躺着福王的棺木重新被抬了起来。


老肖头站起身,


大家无论是吹的还是敲的还是喊的,都有气无力的,这倒真不是装的,这他娘的是真的饿了啊,这日头都眼瞅着都要下山了啊!


王府里的人就是比普通人家穷讲究得厉害,居然折腾了这么久。


实际上,治丧途中棺椁出现意外,本来就是极为严重的事儿,同时,世子作为将要继承王爵的人,就跟太子要继承皇位前一样,哪怕心里很高兴,但一定要把这种悲痛给发散出来,让大家看见自己的孝心。


同时,朝廷对付藩王的手段当真是五花八门,隔三差五地就给你找茬,棺椁出现意外,被朝廷得知后,少不得又会借此做什么文章,比如世子孝行有亏等等。


最重要的是,世子以及王妃其实都清楚,福王回来时,是没有脑袋的,而他们居然无法得知原因,只是被银甲卫驻滁州城的统领警告了不要多问。


种种缘由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借着这档子事儿,就直接爆发了,所以才拖延了这么久。


老肖头忽然感觉自己的腿肚子在发抖,


忙伸手道:


“徒儿啊。”


“师傅?”


“搀着我,我这是饿狠了啊,腿肚子都开始打颤儿咧。”


“师傅,我也饿狠了,我腿肚子也在打颤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