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鉴宝直播间 > 第五百三十六章 谢氏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三十六章 谢氏家族

  鉴宝直播间

这么一来,凝聚在顾老家的人就多了,粗略一算,也有四五十号人,而且会越来越多。虽然屋子不小,但也显得拥挤起来。


既然最专业的鉴定专家已经过来,那些打酱油的纷纷让开。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鉴定,看这是不是王羲之的真迹。有必要的话,甚至用科学的手段做鉴定,像什么碳14检测法之类的。


当然,在场的有高手,也并非一定要用那些方法。


比如顾老本身就是很厉害的鉴定家,远近出名的。


不过,涉及到这种级别的宝物,就得多方求证,而不是几个人说了算。需要得到大家的共识,才能断定真伪。


有疑问的,把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验证,这才是最严谨的鉴定。


众多专家齐聚一堂,展开最为激烈的鉴定和讨论,就字的行风,落款、印、纸质等多方面辨别。


直播间的观众这才算是见识,什么才是鉴定的大场面。


要知道,这些专家,可不是上电视节目的那些所谓专家,基本上都是真才实学的,每一个疑点的提出和争议,都让他们大开眼界。


“厉害!这才是王羲之作品应该有的逼格。”


“废话!对待这种文物,再多专家讨论都不为过。就说《清明上河图》当年收入博物馆,也是全国书画界的名人、专家等进行一一鉴别的。”


“现在还是小意思,等首都的鉴定专家组下来,那才是热闹。”


……


《平安帖》的字体从一开始的行书,到最后的草书,直播间可能有人有疑问。胡杨给大家解释,古代的贴,其实很现在的书信差不多。


朋友之间、亲属之间的书信,一般都比较随意。字体写着写着,越写越快,可能就开始潦草了。


后面的一些字体,不少人都认不出来,也就更不知道这里面写得是什么内容。


胡杨只好跟大家解读:“其实,里面的内容很简单,甚至说是一堆家常话,没什么实质性的信息。大概就是说:我这会消停下来了,这才给你回信,之前我堂哥来玩,玩了十多天,大家聚在一起。我寻思着,以后很难有机会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愁呀!”


大家一听,果然没什么值得回味的内容,就是很普通的唠叨话。


另外,胡杨告诉大家,王羲之的行书尺牍《平安帖》、《何如帖》、《奉橘贴》,统称《平安帖》,三帖连在一起,用瘦金书标明“晋王羲之奉橘帖”。


此三帖字数不多,但字字笔态各不相同,用笔有中锋、侧锋并用,点画有轻盈和厚实变化,章法有宽松和紧密相处穿插。


看着大家争论了一个多小时,大部分专家已经认为,这就是王羲之的真迹。但也还有人觉得现在断定,还为时尚早。


这幅作品,最早的收藏印,可以追溯到唐朝,大家甚至看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印,然后宋朝有著名书法家米芾的印,后面就是明朝的两个印,包括张宏的。


作品上的收藏印,大家对照过,确实没有假。


不过,也有一个印,有点模糊,大家暂时没有定论,还没有确定那是谁的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