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鉴宝直播间 > 第三百一十章 你还是先买个放大镜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一十章 你还是先买个放大镜吧!

  鉴宝直播间

那是一个紫竹雕刻的茶桶,认真观察的话,雕刻浑然天成一样,雕工非常了得,绝对是大师级别的作品。


“竹雕这么值钱吗?”小高还没从震撼中回过神来。


竹雕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它是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


这门艺术自六朝兴起,直至唐代逐渐为人所认识。明以前知名刻工甚少,明中叶以后至清代,竹刻名家辈出。


历代名家多集中在江南,代表人物有“嘉定三朱”: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封门二优”:封锡爵、封锡禄,吴中一派的吴之幡、周芷岩,以及竹刻祖师张希黄,还有前面提到的顾珏等。


名家作品大多古朴木拙,往往一件竹刻上只是寥寥几刀,但是这样的竹刻禁得起时间考验,收藏价值要比普通竹刻高出很多倍。


就小高所了解的,竹雕的作品里面,笔筒算是一大门类,有些竹雕笔筒上百万,但超过五百万就有点难以理解。


只能说,他所了解的事情还是太少,见识不足。


古玩店老板得意地介绍道:“这紫竹茶桶,算是一代竹雕大师濮仲谦的巅峰作品之一,从风格上看,应该还是宫廷的用品。宫廷的,自然珍贵。”


濮仲谦,大家可能没听说过,尽管他是一代竹雕大师,也被誉为金陵派竹雕的领袖。


在中国,不管什么,只要是涉及到人,就会分派系。竹雕这门手艺也不例外,最著名的,就是嘉定派和金陵派。


当时,竹雕艺术上,嘉定和金陵两个地方,是最出名的了。


明朝开始,大部分竹刻高士都集中在江苏嘉定和金陵一带,一些士人便将这些精工典雅的作品,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划分流派。


嘉定派以“深刀刻法,即奏刀深峻,洼隆浅深,可五六层“为主要特征,作品能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层次及立体效果,因此在中国竹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能与嘉定派齐驱并驾的,是濮仲谦开创的金陵派。


金陵派对圆雕运用颇为讲究,对材质选择很严,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不多作人工修饰。金陵派还擅长于竹雕书法,使中国的传统竹雕平添了浓郁的文人气息。


不过,很可惜,金陵派竹雕经过竹雕大师潘西风的辉煌之后,逐渐没落,影响式微,几近失传。


店老板补充:“之前有人出六百万跟我求购,我也没舍得出手。”


其实,这个价格差不多是到顶的,只是他自己不愿意转让而已。钱可以赚,他也不缺那么几百万,但这种宝贝难寻。


啧啧!大家听了,都感叹,开古玩店的,果然普遍都是有钱人呀!


胡杨也说道:“几百万的竹雕没什么稀奇,最贵的竹雕作品,都上千万了。”


店老板点头,他告诉大家,几年前,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代顾珏的竹刻笔筒拍出1045万港元,创下竹刻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


几年前就有破千万的竹雕作品?


所有人再次惊得无法说话,他们的见识还是太少呀!


“事实上,像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那些竹雕笔筒更珍贵,没什么好奇怪的。”胡杨说道。


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国宝,其实还是保存在各大博物馆里面。在民间拍卖的,只有极少数是精品。


当然,那些曾经流失海外的国宝就不算。如果不是清**,那些宝贝本来是珍藏在博物馆才对的。


好吧!


这么说,五六百万的竹雕茶桶,其实也不算什么。


这就是古董的魅力,艺术品的魅力,哪怕是很普通的材料,经过艺术家的精雕细琢,会变成比黄金还贵重的宝物。


正是如此,才会有人说:艺术无价!


“以后,大家不妨可以多留意竹雕作品。近几年的竹雕行情一路看涨,传世作品可遇而不可求。明清时期的竹雕可能比较难碰到,但民国的也不要放过。”胡杨跟大家说道。


随后,他还跟大家解说,如何挑竹雕,什么样的竹雕有价值。


竹雕的材质不及象牙犀角珍贵,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和文化内涵上。所以,对于竹雕的收藏,应该把握住几个要点:刀工、年代、艺术水准、与标准器和文献记载的对应关系、保存状况等。


“当然,大家得注意那些做旧的赝品。竹雕的行情见涨,赝品层出不穷,很容易中招。”


“不错,连我也打眼过两次,交了几十万的学费。”古玩店的老板附和道。


温文浩等人听了,顿时肃然。


“那应该怎么办?”小高是最好学的一个,不懂就问,反正他不怕丢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