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杨门秘史 > 第13章 白云先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白云先生

  杨门秘史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老者忽然来了兴致,口中吟诵起诗句来,听的人顿时觉得自己有一种飘然出尘想要脱离尘世的感觉。


我听着老者的诗句耳熟,似乎在那里见过一般,忽然脑中一道灵光闪过,激动地问道,“莫非——阁下就是华山陈老祖当面?”


众人都感到非常奇怪,一个“白云先生”就叫人摸不着头脑了,现在居然又弄出个华山陈老祖来,着实有些云山雾罩的感觉了。


“想不到老朽数十年未履红尘,竟还有人记得,真是令老夫讶异得很了!”老者目露奇光,盯着我与那卫素成看来看去,好似遇到了很新鲜的事物一般。


那卫素成却不顾别人的惊异,倒头就拜伏在老者的面前,先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才恭恭敬敬地说道,“晚辈卫素成,曾经拜在云飞道长门下学艺,家师对前辈推崇倍至,敬为神人,故此晚辈能够知道先生的大名!”


“哦——”老者点了点头,恍然道,“原来你是云飞的弟子,难怪了!也只有他比较清楚我的底细了!” 接着笑言道,“请起,请起,老朽可当不得如此大礼了!”


卫素成连道应该,客气了一番才从地上站起来,侍立在一旁,样子非常拘谨。


“杨小哥,你是如何知道老朽的俗家姓名的?”老者转而问道。


果然是他啊!我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分,真是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北宋,而且还莫名其妙地顶替了杨六郎,现在居然又莫名其妙地遇到了这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人物——陈抟老祖!当真是离奇之至了!造化弄人,莫过于此。


“六哥!前辈问你话呢!”七郎见我有些走神,连忙拉了拉我的衣袖,提醒道。


这个小七儿,方才还开口老头儿闭口老头儿地叫人家,现在看见人家身手不凡,是很有来历的主儿了,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好似不懂礼貌的人是我一般了。我有些不满地回头瞪了七郎一眼,他立刻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调皮地吐了吐舌头,躲到了一边。


“若非听到前辈吟诵的诗句,晚辈倒也无法确定前辈的身份呢,只是因为晚辈前年外出游历之时,曾经上过华山,见过先生刻于莲花峰顶的诗句与无极图,所以才敢妄加猜测一番。晚辈对于先生的崇敬之心,那真是犹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又如同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呀——”我对于这个老头儿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是却知道他可是被历代皇帝敬为神人的人物,为了以后好混日子,自然是不遗余力地吹捧了一番,把自己能想到的阿谀之词统统地翻了出来,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


周围众人显然是没有经历过如此阵仗,一时间都愣在那里,任谁也没有想象到话居然可以这样说,马pì居然可以这样拍,奉承人居然可以进化到如此地步,真是扼腕叹息自愧不如!


“且住且住——”老头儿自然也没有过如此遭遇,听到我居然把他比成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汉唐五代都从未有过的睿智圣者,原本早已经古井无波的心里也不禁多跳了几下,脸上更是浮现出一朵红云来,连忙极为窘迫地分辩道,“杨小哥实在是过于抬举老夫了!说实在的,老夫虽然的确会一些凡人看起来无法理解的微小伎俩,却也当不得如此谬赞!这话实在不宜再说——不宜再说了——”


原来这老者不是旁人,正是五代与北宋时期最著名的道士,号称扶摇子的陈抟。


陈抟少年时举进士不第,后有出尘之志,五十岁时,他尽弃家业,遣散家仆,入武当山,学神仙导养之术。在武当山,服气辟谷,廿余年,后居华山。


他在武当山修炼期间,与隐士吕洞宾,李琪等交往甚密。后周显德三年,周世宗以四方未服,思欲牢笼英杰,且以抟曾践场屋,不得志而隐,必有奇才远略,于是召到阙下,问以飞升黄白之术。答曰:“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放归山;又命陶谷草诏,令华州刺史每事须供,岁时存问。


入宋后,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召见。据说陈抟以羽服见太宗于延英殿,太宗甚为礼重。因语宰相宋琪等人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入华山四十年,度其年近百岁人,且言天下安治,故来朝觐,此意亦可念也。即令引至中书,卿可试与之语。”宋琪问:“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授于人乎?”陈抟答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术,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今古,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是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宋琪等表上其言,太宗更加敬重,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令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端拱二年方才卒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陈抟的学说后来为周氏兄弟所推崇,再经朱熹的发展,成为影响后世数百年的理学。


五代入宋之后,皇帝对于道家倍加推崇,以至于后来宋徽宗是全国道观发展到两万多座,道士更是数不胜数,更有无数妖道横行,几乎断送了大宋的江山,这是后话且不提了。


有道是背靠大树有荫凉,我忽然有机会遇到这么一个超级大树,当然要好好地巴结一番了,当今的皇帝们都比较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对于这些颇具神通的道士们,可是非常倚重的,有名望的道士,可以经常地出入宫掖,地位尊崇,找一个好道士做靠山,可比巴结上一个两个宰相亲王要顶用多了。


“先生,应当如何处置这恶徒?”卫素成等了半天,终于瞅到一个机会。


“既然有官府的人在此,还是有劳诸位交由有司审理吧。”陈抟看了看地上的yīn神厉风,然后又看了看开封府的捕快,对卫素成说道。


与卫家庄诸人同来的几名捕快闻言大喜,立刻对陈抟深施一礼,为首的瘦小汉子又同七郎打了个招呼,然后动手将厉风套了起来,径直拖下楼去。


酒楼上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早已惊动了地方上的差役,将酒楼团团围住,看到开封府的捕快带着通缉已久的yīn神厉风一同出现手,众人都是欢声雷动。惟有酒楼的老板非常新痛地发现,楼顶上面早已被糟蹋得不成样子,而自己的小儿也在这场冲突中死于非命,就是被厉飞破开屋顶扔下作诱饵的那团儿黑影,不由得痛苦地捶xiōng顿足。只不过,这杀伤人命的罪名任谁也不肯担的,就只好由厉风兄一并承当了,反正事情是由他惹出来的,不找他找谁?


“老前辈若是无事,何妨到我家盘桓些时日?晚辈可是有许多疑问恳请前辈指点迷津呢!”我热情洋溢地向陈抟发出了邀请。


陈抟的双眼盯在我的身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忽然惊咦了一声,目露奇光。


我被他看得心里发毛,这老家伙不会有什么不良嗜好吧?


停了半晌,陈抟终于开口,“杨小哥,老夫还也有些事情要办,暂时无法去你府上。不过,如果小哥有兴趣,大可同老夫一道,去会会几位朋友,不知道你意下如何?”说完后非常期待地看着我,很是希冀的样子。


“如此甚好!”我大喜道。


“六哥——”七郎在我身后紧紧地拉住我的衣服,很不识相地提醒道,“过两天你还要相亲呢!可千万不能离开家啊!”


我回头瞪了七郎一眼,故作呵斥到底说道,“闭嘴!老前辈的面前,你也敢在这里讥讥歪歪?没事儿就回家呆这去!”然后又背着陈抟小声问道,“银子带了多少?都给我装上!回家告诉母亲,我去给咱家找富贵去了,叫她老人家不用担心,少时就回来了!”


七郎极不情愿地从腰间的小荷包里面掏出几张银票来,慢吞吞地递了过来。


我一把抓住他的荷包,抢在手中,然后说道,“不要那么小家子气么!又不是不还你?”用手指捏了捏,嘿嘿,里面的银票还不少,碎银子也有几锭,足够支撑几日了。谅陈抟他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儿也花不了多少钱,一般象他这种修道之人总是节衣缩食比较惜福的,否则也活不了这么大岁数啊!呵呵——


可是没有过了多久,我就开始后悔了。


“大爷!依小侄看,您老人家实在不应该到这种地方啊!”我紧紧地捂着腰间的荷包,指着面前高大的牌楼上悬挂的金字牌匾,有些心疼地小声建议道。


“这可是访道修真的绝佳所在,成佛成圣的不二法门呢!”陈抟老头儿睁着一双很无辜的眼睛,有些诧异地望着我说道。


“pì——”我嘴上虽然不敢说,心中却暗暗驳斥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你老人家可真配得上道貌岸然这四个大字了!”


“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chún万人尝,好诗啊!好诗!”一群貌似读书人的青色长衫们摇头晃脑地用手中的折扇指点着大门两边的楹联,装模作样地点评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