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杨门秘史 > 第122章 统万之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2章 统万之城

  杨门秘史

“怕是保留不了几天了!”王石雷有些遗憾地回答道。


邸报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吕蒙正就西北策略上书给太宗皇帝,建议以长城为界布置防御圈儿,依据山河之险,在关内屯田养民,而将塞外的几座城池尽数损毁,将其中的民众全部移至关内会同裁撤下来的厢军一同屯田,可减轻西北粮饷不足的局面,并使党项人在塞外没有立足之地,失去进攻关内的跳板。


太宗皇帝对于吕蒙正的建议尚且在犹豫之中,只是让大臣们商议。对于即将离去相位的吕蒙正,太宗皇帝并不想直接驳他的面子,而且最近几次党项人的进攻,确实都是以占据了的几座塞外雄城为出发点,聚集大军倾巢而出,吕蒙正的建议,并非没有道理。


大臣们对此一时之间没有个统一的看法,而在损毁之列的名单上,却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城池——统万城。


统万城也被当地人叫作白城子,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他是匈奴人留下的唯一的都城。


当初五胡乱华的时候,匈奴铁弗部刘卫辰为魏所败,他的小儿子刘勃勃南逃投后秦,被任命为安北将军,使镇朔方。


勃勃兵权在握后当即与后秦反目,自立为夏王,不久南下攻取秦属岭北诸城,又西吞南凉,从此一跃成为十六国之一。后来刘勃勃改姓为赫连,同年命御史大夫叱干阿利调秦岭以北十万人筑都城。他说:“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统万城即由此定名。


统万城城垣有四门,东六名招魏,南门名朝宋,西门名服凉,北门名平朔。城墙高十仞,基厚二十步,上宽十步,东西长倍于南北,周长约十八里。城内复有皇城,内营造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筑城时叱干阿利为取得坚固的效果,他命工匠蒸土筑墙,命士兵以铁锥效检,凡锥入一寸者,便立刻将工匠杀死,把尸体填于墙内,若是铁锥入墙不足一寸,则将士兵杀死。因此后人称城墙的坚强程序可抵刀斧。


统万城完工以后,其奢华与宏伟,甚至叫后来的破城的北魏太武帝目瞪口呆,他当时便说,“奢侈浮华到这种程度,怎么能不亡国呢?”


“石雷,你去过统万城没有?”我有些好奇地问道。


王石雷点了点头道,“自然是去过的,不瞒大人你说,就连西域中的古城楼兰,我都去过,又怎么可能没有去过近在咫尺的统万城?”


“我倒是想去看一看这座传说中的城池,究竟胜在哪里?”我兴致勃勃地说道。


“大人有这个意思的话,石雷给你引路好了,反正路途并不远,来回也就是几天的时间,不会耽误什么事情的,李继迁已经退回夏州了,统万城应该是由他的部下守卫的,我们只要乔装改扮一番,定然能够轻易入城。”王石雷似乎也比较有兴趣,在旁边建议道。


我心下也有些意动,反正各地的事情才交待下去,一时之间也不可能发生什么大的变故,去探一探统万城的路也是好的,朝廷虽然有毁弃几座城池的意思,在我看来终究是下下之策,若是我能够顺利打回去,塞外的几座城池总是要收复的,此时若是能进入统万城研究一下它的弱点,对以后自然是大有裨益。


无论损毁不损毁,吕蒙正现在都是在痴人说梦啊,毕竟城池还在党项人的手中。


说干就干,我和王石雷都不是拖拉的人,把手头的事情交待了一下,领着七郎和几个随从便踏上了前往统万城的旅程。


一过长城,所见景物便如天壤之别。


青青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的森林,潺潺的流水,河堤两岸的红柳,都消失殆尽,举目是没有边际的黄沙扑面而来,一阵风刮过,卷起的沙尘柱高耸入云,漫漫黄沙不断地向东南方向侵蚀,将原本肥沃富饶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不毛之地。


“世事无常——”王石雷望了一眼浩瀚的沙漠,对我说道,“当年赫连勃勃来到这里的时候,满目尽是青翠,自以为戎马半生,从未见过如此福地,因此才决定将国都建在这里,统万城初起之时,确实为天下奇观,以北魏太武帝见识之广尚且为之赞叹不已,可见当时的盛况空前了!可惜不到五百年的时间,绿洲就变成了沙漠,昔日的繁华不再,沧海桑田,何其之速也?”


走了两日后,便看到了沙漠之中的一片白色,统万城已经近在眼前。


“传闻当时赫连勃勃为了修筑此城,前后共动用了上百万的民夫,周围的森林砍伐殆尽,黄沙没有了遮蔽,一路南来,终于将统万城湮没,现在的城池已然是被黄沙所包围了。”王石雷看着眼前的城池,不无感慨地说道。


我四下张望着,听到了王石雷的话后,赞同地点了点头道,“石雷所言不差!此地的水土植被在建筑城池时便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纵使城池修得再坚不可摧,周围的环境却越发恶劣,眼下这城池只能充当在沙漠中进军的一个歇脚之地,若是再想要恢复到往日的繁盛却是不可能了!”


这些人怎么就没有一点儿环境保护的意识呢?难怪匈奴要整个消失了,这简直就是因果报应嘛,想到这里,我有些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从马背上面跳了下来,踏足黄沙之上,脚底下软绵绵的不着半分力气,一只小蜥蜴被我惊起,飞快地用两只后退和尾巴撑起自己的身子,向远处逃窜过去,望着那丑陋的小动物,以及它脚下的漫漫黄沙,还有因为兵火丢弃在黄沙里面的层层白骨,我突然意识到,这里已不再赫连勃勃眼中的美丽地方。


一阵狂风吹过,卷起漫天的黄沙,几个人不由得闭上眼睛,感觉沙子无处不在,钻进了衣服,鞋子,和我们的皮肤来了一次最亲密的接触,这会儿我只想马上回家好好洗个澡。


“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断征魂。”看这眼前的景象,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来,不由自主地念了出来。


众人咀嚼着其中的意味儿,都觉得同现在看到的颇为吻合。


“这是唐宪宗时诗人李益所作,当时统万城就已经在滚滚黄沙之中了。”王石雷在一旁沉声为大家解释道。


一只驼队从后面慢慢地跟了上来,清脆的驼铃在旷野上显得格外悠扬古朴,我们驻足稍微停留了一会儿,等他们过来一同进城。


驼队是往城里面运输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的,此地被大漠包围,一切用度都需要依赖外界,而驼队也携带了不少的其他奢侈品,可以在城中与西域或者是党项人的商人交换,换取西北需要的青盐等物,尽管两边在交战,可是双方都似乎忽略了这种交易,或者是有意识地不去触动它。


我一直没有弄明白这个“蒸土为城”是怎么回事,这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统万城后,才看出来,这城是用三合土建筑起来的,尽管已经过了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坚固异常,高大的土制城墙据说坚硬到可以用来磨砺兵器,这一次的发现令我想起了水泥的制法,看来回去以后应该找些人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把水泥给造出来,如果成功的话,三合土算什么!


进城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像我这样初次来到统万城的人,闻名而来的人们围着城墙拍打着,感慨这雄城的伟大和坚固,因此我们四下观望的行为并不会显得很突兀。


可能是因为李继迁的大军已经返回夏州去了,统万城中只有少量的党项骑兵驻守,也就是收收税,检查一下来往的客商有没有携带违禁的武器进入而已,由于我们都乔装改扮了,很顺利地进入了城内。


“啊——”饶是我已经想象过城内的风光,已然被它的景象所震撼。


在这个沙漠包围的城池之中,但见宫殿池塘,崇台密室,祠庙路寝,阁道明堂,无不高大嵯峨,宫室的墙高五仞,各种建筑都雕镂有图画,披有绮绣,饰以丹朱之色,穷极文彩,富丽堂皇,虽然已经过了几百年,依然能够看出那些当年富丽堂皇的文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