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第695节 阴云迷雾 5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5节 阴云迷雾 5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不像话!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随着这几句怒气冲冲的话语,蒋经国风风火火地推开蒋纬国办公室的房门,气呼呼地坐在待客沙发上,拿起茶几上的茶壶倒了一杯茶,直接一饮而尽,然后喘了一口气,虽然稳住了情绪,但仍然满脸怒容,显得余怒未消、气愤不已。八八读书,.☆.←o


“大哥,发生什么事了?”正在办公的蒋纬国停住手笔,笑着起身迎接。


“纬国,我这段时间跑遍全国,还有几个附属国…”蒋经国怒道,但他的话被蒋纬国打断了。蒋纬国上下打量着蒋经国,又惊讶又佩服地道:“大哥,你瘦了好多,也黑了好多。”


蒋经国苦笑一声:“父亲不是教导我们要‘瘦吾身而肥天下’么?”他感慨不已道,“想要肥天下,哪能不瘦自己呢?当官,当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可不能天天坐在衙门里不动的。”


蒋纬国心头感动。蒋纬国每天忙得四脚朝天,蒋经国同样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蒋经国此时主要负责“文明严打”、向新领土移居内地居民、扶贫等事务,第一件事是他跟蒋纬国、宋美龄一起搞的,第二件事是他跟蒋纬国、陈诚一起搞的,第三件事基本上是他全权负责的。蒋经国宅心仁厚、廉洁奉公、勤勉认真、爱惜百姓,让他搞扶贫工作,他确实是尽心尽力的。为了搞好扶贫,蒋经国可以说不辞劳苦、风尘仆仆,全国到处跑,甚至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不得不令蒋纬国对其肃然起敬。“我这大半年来去了很多地方。”蒋经国面带怒色地说道,“确实,咱们国家现在比起以前可以说是焕然一新、气象万新、百废俱兴,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大建设、大发展、大开发,各行各业呈现一片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喜人势头。我眼睛看到,大部分城市都是这样的场景:城内城外,大兴土木,建好的楼房、正在建的楼房、修好的路、正在修的路,比比皆是,商铺商场商店犹如雨后春笋,里面的商品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学校、医院、工厂、矿场等各种基础设施同样是遍地开花。”


蒋纬国摊开手:“这不是好事吗?”


“好,当然好!”蒋经国脸色凝重,“但我们怎么能只看到表面情况?纬国,你也知道,全国现在可以说是遍地商机,所谓的商机就是发财的机会,商机遍地当然是好事,让老百姓都能发财嘛,可是,谁掌握了大部分的商机?不是老百姓,而是权贵以及跟权贵进行勾结的富商巨贾。你不知道,我本来看到那些画面还是很高兴的,但深入打听了解,发现那些新兴企业十有七八都是有背景的,利润丰厚的大项目、肥缺、美差,都被那些权贵官商给抢走了、分光了,真正的民营企业家在这片看似广阔无垠的商海中却得不到多少机会。我真是没想到,那么多军政高层、公务人员居然都…都…”


“下海。”蒋纬国给蒋经国补上最后那个欠缺的词{“下海”是后世新中国改革开放时兴起的词语,此时还没有那个特定含义}。


“下海?”蒋经国冷哼一声,“明明是蹚水!蹚浑水!浑水摸鱼!”他又怒又忧地道,“你不知道,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连傻子都会动心动手的发财捞钱的历史机遇’,他们看到商人大赚特赚,所以纷纷忍不住了,他们想要钱,商人需要靠山和特权,双方一拍即合、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起捞钱!哎,他们的手段还真是高明,国法规定公务人员不得经商,于是他们就钻漏洞、打擦边球,要么让远房亲戚挂上企业法人的空头衔,自己躲在幕后操控,要么跟商人进行勾结,他们给商人提供特权,商人赚钱后给他们分成,其招数真是花样百出。举个例子,比如某市要建立一个大型发电厂,建厂、供电、发电厂需要的煤炭燃料,这都是大有油水的,市政府发布招标后,商人们肯定展开竞争,但并非良性竞争,不是比谁更物美价廉,而是比后台、比靠山,后台硬、靠山大的商人就能夺标、抢得项目,赚钱后分一部分给为其撑腰的某个高官要员,如此不良环境,民营企业家如何生存和发展?除此之外,那些有人撑腰的不法奸商又仗着‘朝中有人’,所以有恃无恐地干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勾当,从而减少成本,获得更多利润。这样搞下去,还得了?”


蒋纬国沉吟了一下,走回办公桌前,拿起桌子上一份今天的报纸,递给蒋经国:“大哥,不稳定因素沉积得越来越多,早晚会发生大爆发,你看,这是不是一次小小的、初期的爆发?”


蒋经国接过报纸,刚看到头条新闻就等瞪大眼睛,只见上面写着“上海一座新建大型化工厂突发大爆炸,死伤者超过三百人,爆炸已引起大面积火灾,原因暂且不明”。“纬国!”蒋经国抬头看向蒋纬国,目光炯炯,“你其实心里有数吧?”


“智者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蒋纬国坐在蒋经国对面的沙发上,“我怎么可能不清楚?我只是太忙了,并且心里有太多顾虑和忌惮,所以…”


“不能姑息他们!”蒋经国激动地拍案而起,“眼下的情况还不是特别严重,这是因为就好像开闸泄洪,水里的鱼一下子是非常多的,虽然大部分鱼都被权贵官商捞走了,但普通老百姓或多或少还有一点收获,但等鱼被捞得差不多了,两极分化的矛盾也就彻底被激发了。到时候,老百姓把他们捞到的那点鱼已经吃完了,而权贵官商的仓库里却还有大量的储备鱼,鱼价就是被权贵官商控制的了,他们想涨就涨,必然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市场就彻底乱了,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都会跟着一起乱。纬国,我们不能等到那时候再亡羊补牢啊,必须现在就要果断出手,防微杜渐、釜底抽薪,从根源上铲除以后恶果的种子。”


蒋纬国沉默不语,他虽然不太懂经济,但也知道其中的关键,很多东西只要抓住关键,眼前就会豁然开朗,说白了,中国此时的问题是这样的:假如中国有1个权贵和10个平民,中国的财富是100,1个权贵有80,1个平民只有2,权贵的财富是平民的40倍,悬殊很大,现在,因为历史机遇,中国一下子增加了1000财富,权贵因为拥有权力,所以抢占了800,平民只能分到200,最终,1个权贵有880,1个平民只有22财富,虽然倍数没有发生变化,但两者在数量上的差距一下子被极大地扩大了。实际上,这是十分直观但又十分粗略的算法,并没有把“利滚利”之类的因素算进去,而拥有更多财富的人就能支配社会的财富分配方式,最终导致“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因为权贵官商将会霸占绝大部分的国家财富和社会资源,堵死社会基层人口的上进通道,使得社会阶级固化、僵化,日积月累,社会基层必然大爆发。另一方面,那些因为有权贵撑腰而大赚特赚的商人也并不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恰恰相反,他们在挖国家和社会的墙角,因为他们仗着“朝中有人”,所以会干出各种不法之举。可以设想这么一个情况:某市需要十万吨水泥进行城市建设,两个商人进行竞争,一个是有权贵撑腰的官商,一个是没有背景的普通的民营企业家,毋庸置疑,在这个不公的大环境下,肯定是官商夺标,哪怕官商开出价格更贵、商品质量却很差,官商也会胜出,就是这个道理。如此情况,会导致以下几大负面影响:


第一,该市政府花了更多的资金买了水泥,造成国家财富的浪费。被浪费的国家财富去了哪里?去了权贵官商的腰包;


第二,水泥质量肯定很差,因为官商仗着有人撑腰,肯定以次充好,从而节省成本{肯定会这么干,一来商人为了追逐利润都是使尽办法的,二来如果有靠山,商人必然敢于使用非法手段追逐利润},那批水泥被使用后,必然出现质量问题,到时候问题百出、人员伤亡,最终不得不推倒重建,又造成国家财富的浪费。被浪费的国家财富去了哪里?还是去了权贵官商的腰包;


第三,物美价廉的民营企业得不到商机,反而遭到排挤,所以无法发展甚至无法生存,最终倒闭破产,导致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良心企业越来越少,而不法企业却越来越多,陷入一种无法解开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整个经济体系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可以参考后世的东北经济}。


蒋纬国忍不住想起了原先历史上的“五子登科”。原先历史上,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方方面面的高层大员纷纷以百米冲刺的劲头从西部后方扑向东部原先日占区,争抢接收日伪财产,完全不顾法规、原则以及国家利益,拼命地大捞特捞,给沦陷区带去了新一番的浩劫,大肆地监守自盗、贪污**、敲诈勒索、横征暴敛、囤积居奇、鱼肉民众,甚至因为分赃不均而互相大打出手,搞得民众怨声载道、愤怒不已,恨骂道“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其中,“金子、票子、房子、车子、"biao zi"{汉奸的妻妾}”是众多“接收大员”强取豪夺的对象,被时人讽刺为新的“五子登科”。而眼下中国的情况,与原先历史上的“五子登科”简直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处。因为“大发财机遇来了”,个个都“争先恐后地下海”。


“这件事,肯定要解决的。”蒋纬国站起身,看了看手表,“都已经晚上七点了,大哥,你先好好休息吧,嫂子肯定在家里等着你呢,我就不陪你吃晚饭了。”


蒋经国惊讶地问蒋纬国:“你呢?你去哪里?”


蒋纬国笑了笑:“孔大公子今晚请客,他请我去他新开的豪华夜总会‘放松放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