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覆明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水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八十五章 水泥

  覆明

映入眼帘的,并不是李佑想象的那样一片苍茫,林木还算茂盛,只是多了许多的洞穴,最靠近山脚的那一处植被都是被破坏,两三个人为挖掘的大坑出现在眼前,而山岩上的其他的洞穴,明显应该是自然生成的。


稍微走的近了,李佑这才看到这些山岩上大都是泛着蓝光,想必洞穴中或许有着钟乳石和石灰水,这些可都是可以给农田当作杀虫剂。


至于这石灰石能做干燥剂,更是可以近现代建筑的主要原材料啊。


其实在明朝石灰也是有着广泛的用途,建筑从仰韶文化时期,用“白灰面”涂抹山洞。这种材质是由天然的“姜石”磨细而成。


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人们开始采用“黄泥浆”砌筑土胚墙。


到了秦朝,我国的万里长城则是用石灰胶凝材料砌筑而成。


在公元5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出现了“三合土”,它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


在明时代,“三合土”由石灰、陶粉和碎石组成。


在清代,除石灰、黏土和细砂组成的“三合土”外,还有石灰、炉渣和砂子组成的“三合土”。


清末,中国从外国引入水泥,输入生产技术,在当时,许多人当时把水泥称为“洋灰”。这种比土还要细,像面一样软绵绵的东西,能用来建房子?水泥也被叫做“细绵土”。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细绵土”真的能行。


惊喜之余,国人给它取了一个更洋气的名字——“洋灰”,这个名字一直叫到现在。洋火、洋油、洋灰、洋布、洋钉、洋碱、洋匣子、洋车子…


可以说水泥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建筑领域,可以说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间接地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第一个发明的水泥的,是英国的约瑟夫·阿斯谱丁借鉴罗马人的做法而发明的,名为波特兰水泥。


他主要是以石灰石、粘土为原料,并且根据一定比例配制后,粘土含量为20—25%的石灰石,煅烧、磨细制成的天然水泥,再类似烧石灰的立窑内般烧成熟料后,经磨细制成。


由于水泥硬化后的色彩,跟波特兰当地建筑的石头类似,因此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


然后再给配上沙子、小石头,这混凝土不就是出现了吗?


至于这个波特兰水泥实际上,就是约瑟夫把罗马水泥,按着石灰和粘土三比一混合制作的改良版,至于罗马水泥,那则是更为简单就是把天然水泥,不经任何的配置,直接将开采的石灰石进行煅烧即可,这样烧制出来的石灰,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特别适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


前世接触基建活最多的打工人李佑,对于这些他如何能不知道?甚至他能做出回转窑,然后够烧纸出更好的“矾土水泥”。


李佑心情激动到了山脚下,那处被开采了些的石灰岩,捡起了几块,拳头大小的灰蓝色石块,颜色并不纯正,这证明其中是有一定的粘土含量的,不然这周遭也不会长出一些植被来,这这种粘土质的石灰石才是制作水硬性水泥的绝佳材料。


“哈哈……从今日起,我们就是着手造水泥,盖出一座座高楼大厦出来!”


李佑顿时兴奋地大叫,甚至都是有些手舞足蹈了。


冯巧、高从龙都是一头的雾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