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覆明 > 第九十二章 好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二章 好人

  覆明

“不可能!”袁公公断然喝道。


堂堂一个汉中府,数十万丁口,怎么可能就五百石?


那这一路前往北京还不够,粮长布解差役一路上人吃马嚼的呢!


万历年间欠税已经是正常,大明税收250年初定3.1%,无论战乱、灾荒、耕地增加,几乎只会递减,从来没有递增一说,算是非常低调的在实行永不加赋。


秦灭六国农税是50%,商税8.3%。


汉朝农税6.6%、10%、3.1%,还有人头税以及田地附加税、商税20%。


唐宋主收商税,如唐茶课开始10%,后50%,率贷20%,也可带jūn_duì 无差别借钱,不借?那就吃板刀。


南宋如茶、酒56%。


大明主收农税,是主收农税,为三十抽一(3.1%),嘉靖朝以来更是不足五十抽一(低于2%)。


至于商税……大多数时间里,不提也罢。


万历六年,浙江金华县收税7两。


山西汾阳县的商税总计7两。


茶课云南17两;浙江6两。【注1】: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比如众所周知的靖难之役,朱允炆输的那么干脆,“建文新政”,是个核心问题:


其一,大力减税(减三成至2.17%),如南直隶、江苏(齐泰籍贯)、浙江(方孝孺籍)、江西(黄子澄籍)、福建(杨溥、杨荣籍)等省。


其二,大规模裁军撤卫所,丢弃陕西兴州、辽东营州、蒙古开平等地,“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这句话是宋朝文人李纲说的,但显然明朝大儒,没读过。


朝廷节制上,全面以文制武,把持后勤,架空勋贵武将,严重损害了武将整体利益,导致武将整建制地进行倒戈,耿炳文、李景隆、徐辉祖在战场上全部戏精上身。


因为只有名正言顺地打输,临阵“被俘”,才能不连累自己在南京的家属人质,且能够将部队后勤粮草,一颗不少地交给朱棣。


他们生怕朱棣赢不了,极为用心良苦。


其三,设保举法注,恢复宋制,文官五品以及县令各举贤才,把持上升通道,毕竟科举制会有勤奋好学的贱民爬上来。【注2】:注方孝孺科举不第,老师宋濂举荐为官。皆浙江籍)


总之,大明文人基本上都是大地主,裹挟民意,以不收税为仁德。


但崇祯年中,国事愈困,收粮严苛了许多,崇祯三年,不仅减去了读书人的一定优免门,更将收税直接作为了主官重要的政绩之一。


大厅内。


安茂先见袁公公反映极大,不以为然说道:“灾荒年月嘛,今年夏旱秋蝗,拖欠不是正常?再说,这还都是补交崇祯九年的秋粮呢!”


黄管事想了想这些是皇粮,其中水太深,还是不谈这些了,便是岔开话题道:“今年粮价这么高,青林口那边是什么行情?”


青林口是川北那边最近的一处贸易重镇。


“劣米每石银价六千,小麦相差不多,大麦四千文一石!”【注3】:叶梦珠·《阅世编·食货》


曹三庆接着道:“川北、川东,摇黄贼越发势大,府城不敢打粮骚扰,但是州县经常是被摧残……不过他们也是会先入汉中,届时可一起结伴往长安而去……应该也快到汉中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