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覆明 > 第九十章 瑞王(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章 瑞王(一)

  覆明

瑞王府。


一位穿着盘领杉蓝灰色的宦官入了王府,过了琉璃照壁,往着镜吾池、洗心亭的方向走,过了二巷,途中奴仆丫鬟,见了他都纷纷行礼。


这位大监可是瑞王的贴身太监——袁寀{cǎi}袁公公,在瑞王府里差不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见着些丫鬟,他顺嘴问道:“王爷此时在何处?”


“王爷正在佛堂呢。”


“嗯。”袁公公点了点头,他倒并不意外。


瑞王朱常浩在明末藩王中算是一个好王爷了,不好色,不曾搅扰百姓,反而还多有造福一方,并且还开创了吃不完“打包”的做法。


朱常浩每逢重大节日之时,会在王府大摆宴席,宴请汉中那些德高望重的父老、乡绅。他会发给每个人一方布,让他们将那些没有吃完的食物,打包回家,俗称“宴瑞包”。


因为瑞王在当地的地位最高,人们自热以此为荣。


所以这个打包习俗,一直传到了后世。


其实在就藩初期,那时候朱常浩还没有如此沉迷佛教,还是干了一些事的。


比如主持改造了汉中城内引排水设施,修建了饮马池,使得汉中城内消除内涝之苦。


其次在天启年间多灾荒,他见到百姓乏食,就主动降低自己的衣食标准,捐钱粮救济地方百姓。


故而他到了崇祯初年仍有着“不迩[ěr ]声色、洁己爱人、有贤王称”的赞誉。


可这些年,朱常浩彻底消停了,大多数时间都是不理世事,一味吃斋念佛。


作为打小一直跟着瑞王的袁公公,自然是知道其中内情,实在是瑞王被折腾怕了,不想再让文官揪小辫子了,正所谓“多干多错,不干不错”。


明朝的藩王自成祖根除兵权之后,那就是被当猪养。


所有藩王压根就没有一个,能够拥有正面形象的,如果真出了“贤王”,那让他们那些号称“治世大臣”,脸往哪里放?


修排水、修寺庙说他所谋甚大,开粥棚说他收揽人心……


所以瑞王只要一干事就会被弹劾,而无论弹劾是多么荒谬,朝中总是会信以为真。


尤其是在唐王主动勤王,被囚禁高墙之后,瑞王心情抑郁之下,便是开始精研佛法,彻底不理俗务。


连日来斋戒沐浴呆在佛堂里,今日朱常浩心情烦闷,便是让高僧为他讲解佛理……


“金光法师,近日来近日他听得风声献贼闹着要入陕,这让本王很是烦忧……自从崇祯七年来,流贼环伺,让孤提心吊胆。


流贼所到一地,官员干吏,还能投降活的好好的,可是这朱明藩王却是必死。


孤自问在汉中十二载,一不好色,二不扰民,可最后难免还是要落一个全尸不保的下场,上书皇帝想要回京,可也都是不了了之啊……金光大师,如何躲开这一劫呢?”


“阿弥陀佛。”


正坐在蒲团上的金光法师,穿着腰宽袖阔的海青衣,衣袍上绣有镀金缝线,更是镶有琥珀、珍珠等物。


他与瑞王年纪相仿,可是圆润的脸庞极为嫩白,看起来要比瑞王年轻的多。


“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王爷一时消灭业障,永不复起……阿弥陀佛……”


朱常浩听了微微皱眉道:“孤……业障如此重?孤自生以来活的谨小慎微,未就藩前,小心翼翼,连燕京的一只蚂蚁,都不敢踩死。


外界疯传孤性贪财,攻讦我为了完婚,索要了户部十八万两,这完全是鬼话,大明开国以来,可有皇室子孙,为户部要钱粮的事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