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覆明 > 第六十四章 训练【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四章 训练【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覆明

【求追读,今日数据很重要,求100个追读。】


不少人心头不断自语,但是却眼疾手快地迅速站好了行伍,抬头挺胸总算有了行伍的样子。


李佑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望着面前的十八个弓兵,这才开口道:“我可以要不会射箭的废物,但绝不容忍不听我话的强兵,


除过训练之外,我的军法很好记:


迟到者,杀!打马吊者,杀!骚扰妇女者,杀!同类相斗者,杀!未护好弓矢者,杀!不听号令者,杀……


一连十几个“杀”字从李佑嘴巴蹦了出来,众人只觉得森寒无比,从头到脚都是涌起了股股寒意,果不然是个杀胚啊!


这样的严苛的军法,简直与他们平日的松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可是他们谁敢吭声,彭云那样的剪径强人,尸体估计还没凉透呢。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相对于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的十七禁令五十四斩,李佑的军令其实并不算严苛,只是惩罚方式简单好记些罢了。


“知道你们背不下军法,所以我目前的‘军法处置’里没有皮鞭,没有打板子,没有贯耳游营,只有一个字‘杀’……听到了没有?”


“听到!”


“一个字回答我!”


“是!”


“练箭的法子很简单,不外乎势如追风,目如流电。满开弓,急放箭。目勿瞬视,身勿倨坐。出弓如怀中吐月,平箭如弦上垂衡等等,”


李佑话锋一转道:“不过为什么好的箭手极其稀少?很简单,力弱,练的不够,所以我们在练习之前,先来一些其他的训练!”


李佑一股脑教导了队列,如立正、稍息、跨列、下蹲等,练习这些。


练习这些是为了练箭,自热是李佑在瞎扯。他纯粹是为了让弓兵习惯性地对他服从,增加他个人的威信力。


绝对的服从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必须让这些弓兵对他的口令形成条件反射,至于动作迟缓的,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手里的皮鞭。


这些练习都是很简单,接下来到了左右转的时候,便是让李佑头疼了。


虽然封建时代的士兵,所使用的方向和后世无异,甚至还更加精准如《三国演义》中斥候禀报的“敌军从左后方杀来了。”等语。


可问题这帮山匪,打起来仗来从来都是能赢就冲、会输就逃,哪管什么方向?


在他们眼中方向只有两个,冲或者逃。


所以教导极为困难,李佑便是将李钦相等人喊了过来,让他们帮忙,将他们的手臂用藤曼绑了起来,进行训练。


对于这些队列行伍之事,李钦相和周垠训练起来,比李佑专业多了,身为边兵的他们,并不是辽西军门那帮养尊处优的豪右,所受的训练极为正统,如武器操练、体力训练、火器操练、队列阵法都是样样精通。


封建时代的jūn_duì 也并不都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烂渣,实际上其强军,军纪严苛令人匪夷所思,而且其体能训练,也是远远超乎想象。


根据《宋史》、《宋会要辑稿》等记载,宋朝的甲胄步兵的平均负重就要达到32公斤,所以日常训练负重、射箭、负重、摔跤、举石锁等都是主要内容。


至于在队列上,复杂的阵型且不去说,基本的方阵、圆阵、数阵、雁形阵和疏阵,绝对是信手拈来,既然军阵都能迅速变换,又怎么可能不会什么左右转?只是口令和旗语与后世有差异罢了。


而明朝这里,单是从万历十九年四川巡抚《李尚思督抚奏议》荡平杨柳、麦{mài}儿诸寨番众中,明军是在丢失天时地利的情况下,要进行仰攻,所面临大雾、悬崖,随时都可跌死的危险.


自四月十五日发进攻,昼夜雨雪,每晚都在雪地中露宿,水冻成冰沾满盔甲,且又被“描金之甲”的精锐骑兵前后夹击,在四月二十三日,明军依然大获全胜,除了看到朱文达、曹希彬、程萃{cui}、刘国用这些将领勇猛死战之外,更要看到的是此刻的是全军的素质。


虽然李钦相他们更专业,但是李佑并没有将队伍扔给他们进行训练,还是他自己亲自不断地发号施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