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穿越明朝之牧狼 > 第五集 战船登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集 战船登场

  穿越明朝之牧狼

第五集 战船登场


据说,万贵妃今天赐了尹家的娘子一串珍珠之后,心血来潮,要看看自己一直以来收藏的宝贝,结果发现去年腊月初八得到的一支碧玉簪不见了,她记得好像除夕夜还听保藏这些的玲儿说碧玉簪看着有点暗淡了,要戴在头上养养了——人养玉,玉养人嘛


这才几天啊,怎么就说没了?她一怒之下要玲儿将所有的藏品都拿出来,结果发现好像少了不少东西,她狂怒之下让人痛打玲儿,玲儿惨叫连声,却一迭声喊冤枉,说她不知道那些东西去哪里了,万贵妃暴怒,夺过下人手里的竹杖亲自动手,才打了两下,玲儿吃痛不过,匍匐着爬向万贵妃,抱着她的双腿苦苦求饶,万贵妃弯下腰去掰她的手,却忽然哎呦一声叫唤,仰面朝天跌倒,手脚抽搐了一阵,就寂然不动了,宫女太监们吓得惊慌失措,有上去叫唤的,也有忙着找太医的,可等太医来到一摸脉门,人早就没有任何活的征兆了i


在宫中横行半生的万贵妃,居然就这么薨了?凡是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一开始都不敢相信,等消息确切之后,各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不过,绝对没有一个像成化帝那般伤心绝望的,说什么“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皇帝伤心之下,辍朝七日


慕轩却对万贵妃的死表示怀疑,他得到消息,万贵妃弯腰去掰玲儿的手时,玲儿的左掌在万贵妃心口击了一掌,只是她的动作太迅了,四下的宫女太监居然没有一个看出来,而沐云平安排监视万贵妃的人却很幸运的看清了这一切,太医诊断说贵妃是痰涌窒息而死,可以玲儿那一掌来看,玲儿应该是个内家高手,万贵妃应该是被她一掌震断心脉而死的


万贵妃暴薨,成化帝伤心之下,却没有将惹下大祸的玲儿处死,只是命人将她看押起来,万贵妃宫中的宫女太监都暂时圈禁起来,可是,玲儿在被拘押的当夜就自缢身亡了,查验尸体的仵作报奏说她畏罪自缢,可知情人说当夜听到拘押玲儿的房中有挣扎之声,而且从她的尸首来看,明显是先被掐死,而后才制造了畏罪自缢的假象


慕轩知道,这一定是有人策划了这一切,万贵妃死了,对于太子而言绝对不是坏事,可是,慕轩却不得不将这些情况及时告知太子,提醒他一定要小心,同时,他不得不将“生民”在京师的力量全部动用起来,他总觉得,有人制造万贵妃的暴薨绝对不是为了帮自己这边,接下来,或许会有一场暴风雨袭来


正月十一是“子婿,很多当了老丈人的都在这一天宴请女婿,而正月十二老百姓就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了,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整个京师里里外外非常忙碌,老百姓可不会因为什么贵妃的死而放弃这一年一度的热闹机会,而且,大家原本就对那个万贵妃没好感,听说她死了,越发想把这个元宵节搞得热闹点了


按照制度,像万贵妃这样的妃子根本没有资格葬在天寿山皇陵,只能葬在西郊金山,但成化帝极力坚持要在天寿山给贵妃修建陵寝,朝臣们这么些年也知道他的脾气,一些人上了几个奏折劝了一下,见皇帝不听,也就没人说话了;成化帝似乎觉得臣子们识相多了,就要将礼部给贵妃拟的“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谥号中的“恭”改为“孝”,这一回,很多朝臣却没跟皇帝客气,争相上谏劝阻,毕竟,这“孝”字可是一国皇后才有资格享受的


成化帝最终只能让步,却亲自设计了万贵妃的墓碑,碑上雕云凤纹,碑中间以“卍”字来表示贵妃的“万”姓,这一次,朝臣们什么都没说,成化帝觉得这些臣子总算理解了他,心里有些安慰,可这感觉很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因为,正月十三——万贵妃死的第四天——午前,成化帝看到了地方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公文,公杭州、松江、苏州、扬州、开封五府发生了罢工罢市罢运之事,以万安为首的阁臣当然早就看过这些公文,他们也仔细商议过,说实话,这事他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调兵去镇压吗?这几处可不方,真要这么做的话,那整个朝廷可就危险了


看这些阁臣说话期期艾艾,一筹莫展,成化帝又会有什么办法呢,他独自在御书房静坐了片刻,当即让人召太子前来


朱祐樘从御书房匆匆回到自己宫中,立即让人传召李东阳、谢迁、刘健、程敏政,他们四个匆匆来到,听太子说清情况,都吃了一惊,如果公文所说的情况属实的话,那这事对朝廷的影响绝对不小,眼下最重要的是,怎么才能想办法让那些应考的举子及时赶到京师,要不然,这些地方必将出现大的纷乱,到时候,可就是一片乱象了


“咱们不如去找方先生问问情况”李东阳看看几人,最后向太子建议


朱祐樘眼神一肃,而后点头说:“好,咱们这就去”


太子一行到沈家却扑了个空,慕轩不在,凝珮挺着个大肚子出来见太子,说夫君今晨接到消息,好像说杭州、苏州等地闹起了罢工罢市,他急着去拜访户部尚书李敏李大人了


朱祐樘很是奇怪,方先生这个时候去拜见李大人干什么,难道有事求他?李大人人在京师,能帮得上他什么忙?


他疑惑归疑惑,却让张纪赶紧去李敏府上,将李大人跟方先生都请来


不到两刻钟的功夫,李敏和慕轩跟着张纪赶来了,虽然今天艳阳高照,但天还是很冷的,不过李敏和慕轩两个都是满头大汗,显然赶得很急


等他俩拜见之后,朱祐樘就问:“方先生也已知杭州府、苏州府等地之事,为今之计,安定民心是首要之务,但必须先将这些地方以及路经这些地方的举子们送来京师,否则,可就会酿成大变了先生可有何良策?”


慕轩点头说:“殿下所虑甚是,慕轩也想这事得先解决,就不揣冒昧,去麻烦李尚书了”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一旁的李敏身上,听慕轩的话音,李尚书有辙?


户部尚书李敏,字公勉,景泰五年进士,从御史开始,一路做过浙江、湖广按察使,山西、四川左、右布政使,成化十三年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过大同,击退过来犯的蒙古人,后来被召入朝担任兵部右侍郎,后来以左副都御史身份巡抚保定诸府,成化二十一年改督漕运,去年十一月才召拜户部尚书


李敏做官,最大的特点是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俗套,别的不说,就说他巡抚大同之时,见山东、河南两地送来边关的粮饷,因为路途遥远,损耗较多,他就想出了以银折粮的办法,让那些地方按照当年粮价纳银,这样一来,既免除了运粮士卒的艰辛,又替朝廷省下了不少费用,而这些省下的费用,他拿来给边塞将士整治装备,真是一举三得


李敏见大家的目光都在他身上,倒也没什么畏缩的,向着朱祐樘躬身一揖,说:“臣下之前督管漕运,每到冬季,运河水位下降,一些地方船行困难,如今又恰逢扬州府闹起罢运,各地举子如要及时赶到京师,可以转走海上,那样的话,必定能够及时入京,还望殿下明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