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1852铁血中华 > 第15章 向外走(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向外走(三)

  1852铁血中华

满怀着被“污蔑”后产生的激愤,商务部陈述起商务部角度的版本来。


如李鸿章所说,中国最先进入高丽的大宗商品是人民币,最先在高丽完善的是银行。这是因为中国在高丽修建铁路的时候使用了大量高丽本地劳工,以人民币为支付货币后,跟上来的中国商家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向高丽劳动出售了各种商品。为了保证人民币在高丽地区能够有足够的购买力,伴随着铁路以及铁路沿线的电报,银行也随之出现并且完善起来。


在铁路修建的过程中,中国方面已经尽可能雇佣了最大限度的高丽劳工。在铁路建设完成之后,铁路雇佣了大量高丽人作为雇员。这些雇佣活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为了能够争夺一个在中国铁路公司工作的机会,高丽人几乎要挤破头。


至于粮食外销,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比高丽低得多,高丽的粮食向中国出口并无任何竞争优势,他们的出口方向主要是针对日本。中国的铁路与商船,还有在高丽修建的港口设施都让粮食运输成本暴跌。


“地主们自己不顾一切的出口粮食,和俺们商务部有什么关系?外交部还能正式给高丽小朝廷发出一些意见,高丽朝廷真心假意的总得听一听。我们商务部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听。若是没有我们商务部的努力,高丽的运输成本和沿途的浪费只会被现在更多,他们能赚到的钱只会比现在更少。没有商务部,就没有现在的高丽局面!”代表商务部的山东大汉做出了总结。


两方提供的情况可以说是完全对立,商务部的描述中,商务部是高丽救星,代表了高丽最先进的生产力,把高丽带入了工业时代。外交部的描述里面,商务部拼命压榨高丽当地,拼命从高丽抽取财富,直接引发了高丽政局的动荡。


韦泽没有直接对此做出决断,他问道:“外交部和商务部都认为高丽会爆发动乱么?”


李鸿章等人的看法基本一致,高丽的地主与地方豪强们原本没有机会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买卖,中国的介入让这些人终于有机会有能力从事海外贸易。地主们的收到了粮食之后自然拥有粮食的处置权,把这些粮食变成现钱。现钱存在中国在高丽开办的银行之后还能吃利息,存取甚至转账都很方便,这些豪强当然要把自家最大利益当作追求目标。至于高丽本地没粮食吃会不会饿死人,这根本就不是地主们要承担的责任。


没有评价对错,韦泽问道:“高丽朝廷知道国家已经到了这等地步么?”


商务部代表连忙答道:“陛下,我们也看了李局长的搜集的资料。十年前高丽国王亲政,闵妃强行迫使大院君隐退。自此之后高丽所谓开化党人与闵妃勾结在一起。他们虽然不敢对中国不敬,却与日本勾勾搭搭。此次的事情更多是因为高丽为了赚取钱财,低价将高丽粮食卖给日本。若是没有出口那么多粮食,高丽人的粮食足够自给自足。”


李鸿章哪里肯让商务部的占据上风,他立刻辩驳道:“陛下,此事还是外交处置更好。只要陛下下令让外交部只需告知高丽不得再向日本出口粮食。即便是高丽朝廷不听,我绝对能在高丽进行宣传。只要高丽百姓知道此事,就能扭转局面。而且此时的局面如此危机,也与大院君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有关。陛下,高丽的事情的确与经济有关,可想靠经济手段解决高丽问题,那就是大错特错。我在高丽搞了几年的调查,此事绝非如此简单。”


韦泽终于发话了,“此事就分三部分来办,首先不能让我国在高丽的人员与财产遭受损失。假如高丽发生问动乱,我们的银行与铁路能否得到安全保障。其次就是先搞清楚大院君有没有准备动手的意思,如果能够搞掉闵妃集团,大院君又准备推行何种对华态度与政策。第三,就是研究一下通过建立股份公司的方式控制高丽所有的主要商业行动。对高丽的工作上,外交部与商务部合作干。”


“陛下,前两项我还能理解,不过这第三项到底怎么做合适。”李鸿章连忙问道。头两项说的轻松,其实就是搞政变。如果大院君能够完全投入中国的怀抱,把高丽变成一个更听中国话的国家,韦泽就会支持在高丽搞政变。只有第三条有些超出了李鸿章的理解能力之外。都决定要搞政变了,那又何必要再搞什么股份公司。


“若是高丽经济不好,即便是大院君再次执政又有何意义。若是想让高丽经济变好,我们就需要在高丽执行诸多政策。若是由国家出面,高丽指挥哀求我们给他们援助。以股份公司的面目出面,高丽就得在商言商。资本营运比高丽那些封建制度要强出去太多。”韦泽不想玩什么高深莫测,所以解释的相当的认真。不过这个解释倒是让外交部与商务部都有些迷糊。资本营运与封建制度该如何比较?这还真的是大家很少提及的问题。


韦泽却不想再费口舌,武力征服总是相对容易的,可经济控制才能真正的持久,才能更有长期效率。但是中国在这等事情上没什么经验,高丽倒是个很不错的试验场。所以韦泽说道:“不用问那么多,先去干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