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八百五十一章 龙虎斗(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五十一章 龙虎斗(中)

  重生于康熙末年

圣驾回京后,十七阿哥的“休假生活”就终结了。如今,他在兵部当差,晓得户部从银行借银之事,所以为十六阿哥担心。


银行不知干系内务府,还将京城的宗亲有头脸的一网打尽,要是真因银钱缺乏的缘故开不下去,十六阿哥得罪的人就多了。


看出十七阿哥的担忧,十六阿哥脸上添了笑意,道:“他们没银子,总有人有银子,这京里阔绰的人还少了。好东西,不愁卖。自打请那几家古董铺子的师傅估价后,惦记这几样东西的人可不少,请托的话,都要磨破我耳朵了。只是碍于宗亲们,不好应承。过了今曰,流拍的物件,年底还有次拍卖,是明着竞标。我还指望这些物件,给银行多添了银子,年底孝敬皇阿玛也底气足些。”


十七阿哥见十六阿哥另有打算,才算放下心来。


大家选东西下标的时间,是一个时辰,巳初(上午九点)到午初(中午十一点)。内务府整理暗标的时间也是一个时辰,未初(下午一点)开始开标。


今儿奉了旨意,做监场的,是乾清宫当差的两个小太监。一个是魏珠的徒孙常青,一个是王太平,都是十六阿哥认识的。


至于这监场宗亲,则是五阿哥同七阿哥。


会场旁边一个没有隔断的大库房中,四面墙上都糊了白纸,上边贴得是今曰的标的物名称,下边留着空余的地方。


三十个从六部临时借来的笔帖式,三人一组,一人唱标,一人监看,一个人将众人写的暗标价格与请帖号,填到标的物下。


之所以临时借人,没有用内务府的笔帖式,是怕内务府这边有徇私的情况。而借来的这些笔帖式,来自三个衙门,就算家中有帖子,参加竞标的,也没时间琢磨在统计时做手脚,毕竟还有旁人盯着。


不说别的,就是在单子第一张第一行列的那盒金簪子,就有十多人竞价。一会儿功夫,那金簪西边留出的地方就写满了。


十六阿哥刚好看见,指了指那个,对诸人道:“若是手中标价,低于墙上所写的,那不用再在墙上写了。”


众人应了一声,继续唱标的唱标,写标的写标。


因安排的有条不紊,这边统计起来,甚是利索。


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唱标完毕。


再看四面墙,都写得差不多。


十六阿哥又吩咐人,按列将这些标的同最高价、投标帖子编号,依次抄录。


他自己,则是陪着五阿哥、七阿哥四下里看着。


正如他所料,底价超过一万两银子的古董字画参加竞标的人少,但也不是说没有。就如一个战国鼎,就有人开价一万八千两银子。再看标注的请帖号,是“甲丁-甲”,看得十六阿哥一愣。


这“甲丁”开头的帖子,是从他手中流出的。标着“甲”这张,他记得是给了福晋。福晋提过,是宜妃要的。一要,还是三张。


十六阿哥有三张朋亲的帖子,他往来的亲戚都有自己的帖子,多也轮不到他艹心。


十六阿哥当时还不以为然,要说帖子,九阿哥手中可以六张。向他要,是什么意思?


怕不是宜妃的意思,是九阿哥的意思。九阿哥门下的商贾富户多,地位却有限,需要多几张帖子,也正常。


不过是个人情,十六阿哥没有多想,就将自己的帖子都送宜妃了。


这些买卖人,倒是舍得花银子。十六阿哥想到户部要拍出的那些布料,眼睛一亮,压在程家一家身上,总是不妥当。要是有人掺合,就更好了。


只是商贾人家,买这么贵的东西,留在手中赏玩,不是败家么?


持“甲丁-甲”帖子的这位,除了这字画,还标了一个唐朝的字画,开价比底价高三千两,两万三的价格。


十六阿哥看了,顿时抚额,看来这位的眼光倒是不差。那战国鼎同唐画,他之前都有留心,就是估价师傅,也没敢低估。


到底是哪个,买得都是这些雅物,就算是商人,也当算是儒商了。


五阿哥站在十六阿哥旁边,看到熟悉的帖子编号,笑着指给七阿哥看:“老七,我得了个对好梅瓶,天圣官窑的,正经好东西,待会老七可要好好看看。”


七阿哥笑着应了,视线落在自己投过标的几个物件上,没有自己的帖子号。上面的价格,远远地超过他给的价格许多。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个十六弟。


这拍卖单子,第一张写的小物件,底价开得都低,看着就好像能占了便宜似的。后边的,就算有超过外头价格的或者持平的,也就不显眼了。


这银行的利润半数归内库,看来皇父因西北战事空了的银库又能富裕一阵子。


十六阿哥平素嘻嘻哈哈,不显山不露水,却能解皇父之忧,怨不得皇父宠爱有加。


少一时,笔帖式已经有将前几列抄写齐当。


掏出怀表,看看时辰将近未初,十六阿哥使人崔华捧着,带着几个大嗓门的笔帖式,到会场唱标去了。


这次买卖,与那边内务府的不同,不仅是暗标,而且还没有交押金。


不过,也不怕有人赖标,因为早在发帖子下去时,十六阿哥就有话交代了。赖标的话,从股东分红里扣等额的银子充当罚金。若是持亲友帖子的竞买人赖标,也要扣相关股东宗亲的分红印子。


会场这边,已经有人再催了。


见有人出来唱标,会场才安静下来。


没有人留意到,挂着“甲乙”的包房外,两个笔帖式的面色惨白,身上瑟瑟发抖,偶尔回头望向包厢的眼神,也带了几分畏惧之意。


会场中间的台子上,大嗓门的笔帖式已经开始唱标。


有姓子急的,已经从包厢出来,站在包厢外头来听。得了标的,也不过笑笑;失了标的,也没有骂娘的。


都是有身份的人,多是龙子龙孙,自然也有所顾忌……


(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