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二百八十七章南下之路(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八十七章南下之路(二)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二百八十七章南下之路(二)


灵州第一场雪到来之时,大梁城只是吹了些北风,大梁城的雪,比灵州约模要晚上半个月。


侯大勇在中书门下看了一上午的奏折,这些奏折让他感慨连连。


范质和赵匡胤死后,他在广政殿烧掉了大臣们和范、赵两人来往的书信,将这两人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谁知这一段时间,无数的大臣都向范、赵两人踏上一只脚,雪花般的奏折深刻而沉痛了揭露了范、赵的罪行,数年来大梁城无数的怪事、异事、难事、丑事都在为范、赵两人谋反的证据,包括五丈河上两次出现的反动标语、袭击先帝的刺杀事件,都由两人顶罪了事。


侯大勇选了几个看上去不是太离谱的奏折,放在了桌上,准备送给其他几位宰相,而没有被选上的众多奏折,全部由小吏们封存,再也不能见天日。


“这就是文人的气节?真他妈的。”侯大勇漫步走到大院里,这许多漂亮的谎言,让他头昏脑胀。


魏仁浦不知从那里钻出来,站在侯大勇身边。


经过范质事件,魏仁浦已在心中把侯大勇奉为比首席宰相地位还要高的宰相,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唯侯大勇马首是赡,他仿佛明白侯大勇的心思,在其身后感叹道:“真没有想到,范质、赵匡胤竟然是这样的贰臣,许多当年难解之事,现在终于真相大白。”


大周朝出了首席辅政大臣被杀一事,这让许多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心生怀疑,他们一面暗自准备,一边派使节到大梁打探情况,为了稳住这些镇守四方的节度使们,侯大勇急需安抚如魏仁浦之流的资历老、位置高的重臣。


侯大勇微笑道:“路遥知见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话说得真好,这么多年来共事,我觉得魏相是最值得信赖的人。”


两位宰相并排站在大院里,中书门下的给事中等下级官职,就在东、西两侧地坐着办公,他们看到两位宰相并排站在院中,都停下笔观察着两位阁老,当侯大勇或魏仁浦无意中掉转头时。这些官员们就会奋笔疾书,一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样。


魏仁浦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事,靠着人情练达、办事谨慎而爬上了高位,他身材矮小,只到侯大勇的肩头,但是一身绯红衣服和久历官场的气度,还是颇有宰相的风姿。


“桌上的几份奏折,还有些道理。算是指到了范质和赵匡胤的要害,魏阁老,我让人给你送来。”


魏仁浦就在院子里,很快看完奏折,他双手抱在肚子上。微微一笑道:“广政殿的一盆火,已经烧掉了范质和赵匡胤地根基,侯相真是好气量,在下是万万不如。”


侯大勇赞扬了他一句。来而不往非礼也,魏仁浦立刻还了一句赞美之言,又道:“十宗罪一出,令许多受臣子知道当年所受之蒙蔽,如今万众归心,朝廷再无一丝内扰。只是边关节镇,他们对发生在大梁的这些事情不太清楚,如今派了不少使节到大梁来。这几份奏折正好可以发下去,让这些使节了解事情的真相。”他又加了一句,“此事就由我来办理吧。”


侯大勇暗道:“和聪明人打交道真是爽快,一点就通。”嘴上道:“魏相德高望重,这些节镇莫不心服口服,就请阁老去办理此事,当真?”


魏仁浦打了一个“哈、哈”,脸上核桃也松开来。道:“没有问题。我这就把事情安排下去。”


唐末五代节度使是掌握一方的军政大员,他们统辖数州郡。集财权、军权、政权于一身,向来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侯大勇在灵州为节度使之时,就很好地演绎了节度使控制地方的手段,按照“屁股坐定位置”的通用原理,侯大勇目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限制节度使地权力,却又不影响jūn_duì 的战斗力。


在侯大勇知道的另一个世界历史中,赵匡胤通过“怀酒释兵权”等手段,削弱了重将的兵权,同时,通过改革军制,最终取消了节度制,彻底解决了节镇势大、雄跨一方的难题,但是,赵匡胤矫枉过正,他在改革军制进所倡导地抑制武将、文臣统兵、兵将分离等措施,虽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对jūn_duì 及地方的控制,但是这些措施埋下了宋朝“积贫积弱”的祸根,以致造成了宋王朝虽然拥有百余万jūn_duì ,拥有最为犀利的兵器,却阻挡不住了辽、西夏、金、蒙古地侵袭。


另一方面,赵匡胤为了控制地方,在地方政权上设置了许多互相牵制的机构,造成了地方权力分散、官员互相牵制、机构重叠、冗官滋生,形成了低效率、不和谐的行政运行机制,成为了宋朝始终摆脱不了的沉重负担,这种情形,还深深地影响到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了对中国人民影响颇深的文化意识。


侯大勇默默想着另一个世界的宋朝,这些论断几乎都是各种军事教科书上的定论,他现在心中也没有比这些更好地办法,想着想着,侯大勇猛然间想起已有许久都没有想起另一个世界的妻子和女儿,不禁心中晃了晃:七年多了,不知女儿成绩好不好,也不知妻子改嫁没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