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驸马传 > 第109章 酒还是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9章 酒还是水

  驸马传

书房内也不见香炉文鼎之物,煞是清爽。 架上堆积之书籍多是陈旧的货色,已见许多的蛛网灰尘,不可计数的书签书笺夹杂其中;桌上图书满案,翰墨生香。 窗口盆内以清水供了几枝金菊,却是一尘不染,拖俗绽放。


窗下竟然还有张木床,床上被褥依然,想来王安石是常常在书房安睡的。


因为春娘的事情,李二和苏轼颇有几分尴尬,都是闭口不言。


王安石司马光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关节,司马光笑呵呵的说道:“方才听你与子瞻说的热闹,说的甚么趣事?”


王安石也是有意的打破沉闷的气氛,笑呵呵从桌上取了纸张给司马光观瞧:“这《咏菊》的前两句是我所作,后两句是子瞻添加的,司马二郎你且看看高下如何。 ”


司马光轻声的吟诵:“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哈哈,这七绝之句是你最拿手,我看看子瞻继作如何,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子瞻是说獾郎作诗不仔细?我看对仗平仄俱是整齐,哪里不仔细了?驸马才学高深,你来看看獾郎哪里作的不好叫子瞻指摘。 ”


李二接过那诗笺,看了半晌也看不出王安石哪里作的不仔细,李二对于诗词的造诣和三人中的任何一个相比,都是拍马难及,也不敢乱说。 不过前两句的文字书写的极其方正公整,骨架铮铮。 却少了修饰和润色;而苏轼所书写地文字却润燥得体血肉丰满。 看来王安石的字体真的不如苏轼,却也反应了二人迥异的性格。


“浅见以为王大人的前句很是得体,看不出有甚不仔细之处,司马大人尚且不知,我自然是更加的不知,王大人的诗句哪里不仔细,还请苏学士赐教。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李二知道在这些文学大家面前不能不懂装懂地滥竽充数。 实心请教苏轼。


苏轼笑眯眯的看着李二,问道:”李大才子名动天下,若是看出了这诗地短处就不要再藏拙了。 ”


“李二我可不敢当名动天下这说,在座的俱是文坛大家,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我是小巫见大巫,怎敢布鼓于雷门。 卖文于孔府?还请苏学士教我。 ”


屋内的都是大宋最负盛名的才子,齐齐的来请教自家,尤其是李二亲口说出一个“教”字,苏轼小小的得意一把,捻了这大胡子说道:“王兄传世诗词众多,每年都有千言新作,想是作诗太多,如今却胡乱道来。 江郎才尽了吧?”


王安石笑问:“何以见得我是胡乱道来,子瞻倒是说说看?”


苏轼本就是疏狂地性子,一屁股坐在书桌上:“王兄当知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为和风,夏为薰风,秋为金风。 冬为朔风。 和、薰、金、朔四样风头配着四时。 这诗首句说西风,西方属金,金风乃秋令也,那金风一起,诸叶飘黄,群芳零落,意境真是大赞。 次句吹落黄花满地金,却是有些不妥的。 王兄所言黄花即是菊花吧?此花开于深时,其性属火,有道是火克金。 这敢与秋霜鏖战之花最能耐久。 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 又怎会为西风吹落?”


以李二的观点看来,诗词不过是抒发胸怀寄托思想的载体,大可不必如此吹毛求疵的挑剔。 然司马光听罢却是大赞:“子瞻说的好,那菊花死便死了,却不会凋落的,想来獾郎这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兴之所发,不能自已,顺手写了出来的,真真地是不仔细了。 ”古人对于诗词极其严谨,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王安石素以严谨著称,却被苏轼在这方面挑出了毛病,应该是很没有面子的。


王安石却是哈哈一笑:“诚如司马二郎所言,我是疏忽了,信手作来,聊以自娱而已,哈哈。 ”


王安石既没有仓皇的掩饰自己诗词的缺陷,也没有矫情的说什么“多谢指正”地废话,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果然是大家风范。


李二也是笑言:“王大人端的是好风骨,想来王大人便是如那菊花一般的人物,与秋霜鏖战和西风交兵,我是佩服的紧了。


司马光嗔怪李二:“李大才子这不是指了和尚骂秃贼么!还好驸马你是当面说我,要是背后这般的编排于我可就算不得君子了。 ”


李二一愣,自己怎么就骂过司马光了?旋即明白过来,不由的哑然而笑:“司马大人说的好,不说的话我便真的要做一回小人地。 ”


原来世人皆知司马光和王安石二人地争斗,一个力主变法,一个倾力反对。 若是把王安石比成了笑霜傲风的菊花,那司马光不就成了令人厌恶地“秋霜”“西风”了么。


王安石看气氛逐渐的活跃,老朋友一般的拍了司马光一掌:“你个不知轻重的司马二郎,和我说笑也就罢了,竟然打起李公子的哈哈来了。 ”


司马光亦是一掌拍还:“不是我不知轻重,是你王獾郎不晓缓急,李公子又是熟人,说笑几句算的甚么大事了?”


二人看似老友一般的打闹,实则是在互相指责对方政治观点上的缺陷。 李二和苏轼都是聪明心巧之人,自然从他们的话语里听出了弦外之音。 为了防止二人把朝堂上的争斗就地展开,苏轼急忙扯住司马光,李二亦是拉了王安石。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是偏向于司马光,而李二是赞成王安石的。


其实三人也算是知交,因为王安石力行新法之后,和苏轼司马光才开始交恶。 王安石被朝廷罢黜相位之后,曾有一段时间萎靡不振意兴阑珊。 于是寄情于山水之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