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屋
云书屋 > 极品姑爷 > 第两百五十五章:兴学(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两百五十五章:兴学(二)

  极品姑爷

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 网


第两百五十五章:兴学(二)


晨曦微露,蒙蒙的雾色依旧笼罩着大地。


五更刚过,乾阳殿外渐渐地响起了辘辘车行之声。


一个个穿着绿袍的大隋官员从车马轿中跳了下来,原本尽显官威、不动声色的脸庞在下来的一刹那堆起了笑容,然后便不停地周围的同僚拱手问好,寒暄着这两日京城的轶事、九州的趣闻以及洛阳城里新开张的环彩阁头牌那动人心魄的琴技。


不一会儿,上朝的官员陆陆续续地都进入了乾阳殿,乾阳殿原本空荡荡顿时如菜市场一样热闹了起来。


太子未上朝之前这些官员便在金銮殿里东一簇西一拥聚在一起低声说着话儿,时不时地也发出一两下高声,显得同殿之臣之间是多么的融洽。


在这几簇人群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以徐孝德为首那些老臣,再其次便是以新任兵部尚书——崔义玄为首的太子府幕僚。


在元素(原兵部尚书)未被撤职的那当儿,无论是朝里或是朝外,这一些文武百官俱都以他和吏部尚书徐孝德唯马首之瞻。


然而崔义玄是代表着安平崔氏大门阀,年少聪颖这些年一直在河北为金吾、龙虎将军固守粮道,让淮南军无身后之忧可谓劳苦功高,其堂姐便是当今的懿妃娘娘。也就是利殿下的舅舅


有了这等关系崔义玄在这短短的几天之中,硬生生地从“元徐党”的要职之中安插了不少人员。当然这当中自然免不了太子杨成为了制肘“元徐党”而所施的手段。


元素虽被罢黜但他代表着是关中元氏大阀,况为兵部尚书十数年,元彪当时又是禁卫军右军统领,十数年的布局门生早已遍布天下九州,再者关中现虽然比不上京畿洛阳,但也曾是几朝古都。其地理要位丝毫不差于洛阳。在短时间内“崔党”想要代替或超过“元徐党”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崔大人”,在崔党的一边有一官员堆着笑容对着崔义玄道,“您可知今日太子早朝有什么要事?”


“咦”崔义玄颇有些惊讶,“葛大人身为国子学录事莫非不知太子殿下今日早朝所要议的事?”


那位葛大人微微有些尴尬:“呵呵呵——下官惭愧确实不知”


崔义玄仿佛理解似得点点头,笑道:“本官倒是糊涂了,葛大人专心致学令本官钦佩,今日早朝所议之事本官倒是知之一二。”


这话一说,不仅崔党人员耳目一亮,便是站在另一旁的“元徐党”人也都动容了。


有人小声地对徐孝德说:“徐大人你可知道何事?”


徐孝德脸静如水,淡淡地说道:“知不知都无所谓,皇上、太子殿下认回了长孙殿下,长孙殿下年少时便流浪在外,尝尽人间百味,为退淮南军更是殚精竭虑,心中装的是大隋千百万的子民,是百年不世出的人物,我们只要以长孙殿下为榜样,心中装着大隋、装着大隋的子民便足够了”


围绕在徐孝德身边的“元徐党”都听得愣了半晌,在他们的记忆中元素和徐孝德是最不待见那位不知礼仪的皇长孙殿下——杨笑,这几日未见莫非变了?


徐孝德晃然不为这些同僚惊疑的目光所动,如今元素走了,元徐党两根大柱在朝堂上倾了一根,所有的事和人徐孝德都要费尽心机,要看得比别人远,比别人透。


当日朝堂之上隆王与太子夺嫡,隆王势盛徐孝德和元素为首的文武百官自然不鸟太子和不知从哪里跑出来的不懂礼仪的皇长孙殿下。可如今却是不同了,别人或许不知他徐孝德怎会不明白这几日官员要位的变迁。


太子为了制肘“元徐党”千里迢迢召回懿妃的堂弟——崔义玄,而次孙殿下杨利便是懿妃所出,到后来无论如何崔党便是扶持杨利,懿妃和崔党打压长孙殿下杨笑是在所难免的,他徐孝德不是愣头青,此时不和杨笑站在同一条线上,也枉为他为官十数年了。


且不说徐孝德这心头翻滚着无数的念头,单表崔党那边的几人对话。


崔义玄身旁的几名新贵听说他知晓今日早朝之事在由衷佩服的同时下巴也高高仰起,眼睛睥睨地看向“元徐党”,那眼里的意思分明透着一句话,“看看,我们崔大人才是太子身边的红人,你们谁能比得上我们崔大人。”


“大人,那今日到底所议何事,您给我们透露一二?”一个官员虽说着话,但目光却挑畔地望向另一方。


崔义玄仿佛没有看到这一些,依旧笑呵呵地对一旁的葛大人说道:“葛大人哪,你们国子学授受六学虽然劳苦功高但对大隋建树却是微乎其微,太子甚是不满哪”


这话明显透着对国子学的不满,但此时崔义玄说话的神态却仿佛无关紧要一般,像是在诉说一件与他崔党毫不相关的事。


那葛大人初听这话吓得冷汗涔涔,但看了崔义玄的脸色也就明白了,这崔大人这是在向自己与同僚示威呢,他所表达的意思是太子虽然不满但到他身上便风平浪静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shu5.com 云书屋手机版https://m.yunshu5.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